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章 雄起 (1 / 3)
耻辱,不能忘
楚国,历来被认为是‘南蛮’代表,位居蛮荒之地,生产落后,文化落后,各种技术都落后,往往与‘西戎’(秦国)并列。
但是,近代考古发掘的文物证据,以及历史资料的记载,都能证明:楚国,在许多方面,十分发达,其文明程度,完全可媲美中原。
那么发达的文明,为什么要把楚国称为‘南蛮’呢?答案很简单,因为楚国不服从礼教,不尊王命,敢于向王权发起挑战,最无法容忍的是:敢于独自称王。而且,楚国最初的发源地,确实偏远蛮荒。
楚国的先祖,好像没有什么神奇诡异的传说。
据《史记》记载,楚国最直接的的先祖叫季连,芈姓;如果再往前推,楚国实际是五帝之一颛顼的后代;而颛顼是黄帝的亲孙子,所以,楚国其实也是黄帝的后代。
看看春秋时期这些国家,不是黄帝的后代,就是炎帝的后代,即使被认为是野蛮之邦的楚国,也是炎黄子孙。
季连的后裔,有一位名叫鬻熊,所以,楚国的国君都是芈姓熊氏,比如楚成王熊恽(也称芈恽),楚庄王熊旅(也称芈旅)。当然,鬻姓也是楚国的贵族,这个姓氏很少见。
鬻熊跟随周文王多年,周文王把他当老师看待。
据说,楚国的远祖曾经管理火。上古神话中的火神是祝融,于是,楚国的后人一直担任祝融这个官职。
所以,楚国祭祀,往往把祝融和鬻熊排在前面。
周成王时期,想要任用周文王、周武王的功臣后代,举行了一次盛大的聚会,史称‘岐阳大会’(今陕西岐山县岐阳村)。
当时,鬻熊的曾孙熊绎,在蛮荒之地干的不错。他与鲁公伯禽(周公旦儿子)、卫康叔子牟、晋侯姬燮(唐叔虞儿子)、齐丁公吕伋(姜子牙儿子),共同辅佐周成王。
顺便说一下,《左传》中,公元前530年,楚灵王曾经说,这几位辅佐的是周康王(周成王儿子);但是,公元前538年,伍举曾说:成王有‘岐阳之蒐(sōu)’;公元前506年,卫国的祝佗曾说:周公旦辅佐王室,赐给鲁、卫、晋各种宝物,都表明这次大会是在周成王时期。
《史记》、《国语》则明确记载为周成王‘岐阳大会’。这里采用更普遍的观点:‘岐阳大会’是周成王时期。
周公旦‘铲除三监’、‘平定东夷’、‘制定周礼’后,随着成王年纪渐长,七年后把权力还给他。由于周公旦权力非常大,有小人在背后进谗言,引起周成王猜忌。周公旦感到害怕,选择了逃亡。
天下是周家的天下,还能逃到哪里?谁敢接受?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