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秦穆公的怒火 (1 / 2)
秦穆公还等着接收粮食呢,根本没有想到,使者带回来的,竟然是那么失望丧气的消息。他终于看透了晋惠公的嘴脸,对于自己当初的选择,后悔不已。
只因一时邪念,选择了这个忘恩负义的夷吾,如今自食其果,报应,报应啊!
为了取得秦国支持回国,公子夷吾曾经许诺,把黄河之外的五座城池送给秦国。东到虢略镇,南到华山,还有黄河内部的解梁城,回国后都没有兑现,还派兵加强防守。
不给就不给吧,亲戚,刚即位,可以理解。
但是,晋国有了饥荒,秦国慷慨解囊,沿河运送粟米,就像在黄河上打了一场‘泛舟之役’;秦国有了饥荒,晋惠公却不顾昔日恩义,拒绝向秦国提供粮食。
不仅如此,晋惠公还落井下石,准备发兵攻打秦国。
许诺给里克、丕郑的田地,不仅没兑现,还杀了许多大臣,在内部搞恐怖统治。
人,有血有肉有感情,不能如此过分。天下忘恩负义之人很多,还有谁能比得过晋惠公呢?《东周列国志》毫不留情地指出:
自古负恩人不少,无如晋惠负秦公。
对于晋惠公的做法,晋国百姓都觉得脸红。堂堂晋国,却不如位居西戎的秦国仁义,丢人啊!
有点脾气的人,此时都会对着晋国大骂一通,至少过过嘴瘾,以解心头之恨;秦穆公是国君,是有身份地位的人,当然不能学泼妇骂街;即使充满怒火,也要保持君子风度。
这次,他真的出离愤怒,肺都要气炸了,紧握拳头。事已至此,也没有发表什么谴责的声明,对于那种人没用;在他的内心,剩下唯一的方法,就是打,打服这个忘恩负义的小人。
战争,不能意气用事,毕竟国家处于饥荒之年。
公元前645年,秦国终于度过难关,获得丰收,国内也安定下来。但是,对于晋惠公背信弃义的行为,秦穆公依然恨意滔天。
秋,秦穆公率领大军,雄赳赳气昂昂出发了。秦军,充满怒火!
此时的晋文公重耳,还滞留在狄国,虽然是个逃难者,无忧无虑,日子过得很滋润。
秦穆公真是被气疯了,对于这次出兵,内心也没有必胜的把握。故而,他请负责占卜的卜徒父算了一卦,卦辞显示:“很吉利,能渡过黄河,毁坏晋侯的车子。”(涉河,候车败。)
卦辞虽好,毕竟是战争,秦穆公心中依然忐忑。对于他来说,这次伐晋,只准胜,不准败,否则自己贪贿不成,反受其辱,必将成为天下笑柄,今后也没脸见人了。
他详细询问,到底怎么个吉利?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