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詹的结局 (2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叔詹的结局 (2 / 4)
        对于郑国的求和之举,晋文公不得不慎重考虑。形式已经发生变化,真要开战,难保必胜,但军队既然来了,不能无功而返,于是提出了两个条件。

        围绕叔詹的历史记载,在此出现了分叉,关于他的的结局,也成了个历史谜案。

        一种说法来自太史公的《史记》:

        秦国大军走了,晋军并没有立刻撤退,晋文公非要给郑国点儿教训,出了这口恶气。

        如果持续打下去,耗时耗材耗人,不知何年何月才能结束。因为郑国处于四战之地,打仗已是家常便饭,而且地势易守难攻,要想一口气灭掉郑国,难。

        郑国也不想与晋国为敌,于是派人求和。

        秦军的离去,对晋军影响很大,经过商议之后,晋文公提出了两个条件:一个是关于公子兰的,要郑国立他为太子;一个就是要得到贤臣叔詹,准备杀死,以惩罚他当初的多嘴。

        立公子兰为太子,好说;关键叔詹是郑国的贤臣,郑文公的股肱,忠心耿耿,岂能轻易送往虎口?当年因为自己的失误,叔詹说了不该说的话,如果送给晋国,几乎必死无疑。

        而且叔詹足智多谋。公元前666年,在对抗楚国的过程中,他还曾献上‘空城计’,为保全郑国立下汗马功劳。

        所以,郑文公内心不肯交出叔詹。

        作为国君,郑文公这点还是值得肯定。对于自己的臣子,无论国家多么危险,必须尽力保护,否则的话,群臣寒心,百姓失望,谁还肯为郑国付出?

        其实,各种场合都一样。黑道上,作为老大,必须保护小弟,否则必将从内部分崩离析;白道上,作为领导,如果连内部人都打压,那是比黑道还丢人的耻辱。

        叔詹听说后,就对郑文公说:“当年我劝您杀死重耳,您没有听从,终于成为今天的祸患。晋国包围郑国,就是因为我,我死了,能保全郑国,这是我的心愿。”

        说完,他就自杀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