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九十里的回报 (3 / 3)
城濮,一个很不起眼的地方,从此名垂历史。
楚成王把谷地还给齐国后,齐、楚已经和好,除去一个强敌。
而且面对齐、秦的调解,原本楚成王审时度势,已经同意。但是,子玉被先轸气的走火入魔,对齐、秦两国,一点面子也不给,定然要和晋文公决一死战。两个大国,自讨没趣。
晋国则趁机拉拢,请他们共同伐楚。
楚国这次发兵,完全是鲁国挑唆的结果,甚至还夺取了齐国的谷地;秦国,三年前曾经灭掉鄀国,俘虏了楚国的斗克和屈御寇。
这两个国家,原本就与楚国有些恩怨,但不严重。现在,子玉不顾后果,拒绝了齐、秦的调和,把这两头虎狼,直接推向晋国阵营。
晋文公与齐国、秦国,原本交情就不一般,他本人是两国的女婿,跟自家人没啥区别。所以,晋文公的邀请函一到,齐、秦立刻发兵,加入晋国阵营。
本来,秦国与楚国,一个‘西戎’,一个‘南蛮’,就好比武林中的‘一个邪魔歪道,一个歪道邪魔’,彼此半斤八两,谁也不招惹谁。但是,这次秦军来了,而且带着点儿怒意。
一消一涨,实力对比,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再看看楚国的联军。城濮之战,《左传》并没有提到郑国、许国的军队。由于晋国伐卫灭曹,威胁到郑国和许国,所以,郑文公和许僖公率军回国自保,给子玉留下的兵力不会太多;跟随令尹子玉的主力,只剩下陈、蔡两国,根本不堪一击,就是个象征。
楚军到达城濮的时候,晋国联军,已经严阵以待。
如果子玉给自己浇一桶冰水混合物,清醒一下;或者派出间谍,好好侦查晋国的动向;或者听从手下的建议,判断两军对阵形势,然后忍气吞声悄悄撤退,一切还来得及。
但是,没有,他的怒火,他的自信,蒙蔽了他的双眼。
子玉,作战可以,却没有一点政治头脑,他是个将才,称不上帅才。打仗,不是光凭战士的勇敢,还需要各种政治手腕。那些政客们,能决定整个战局的成败。
一句报答,退避三舍,引发了春秋时期晋楚第一场大血战。这一战,浇灭了楚国的嚣张气焰,也奠定了晋文公的霸主地位。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