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何必去父母之邦 (5 / 5)
很简单,要是委曲求全,曲意逢迎,放弃做人的原则,在鲁国一样能当大官,挣大钱,何必要跑到国外呢?同理,如果清明廉洁,刚正不阿,到国外也吃不开,照样被排斥。
常听电视里咆哮,要活得有个人样,但我一直不明白,到底什么才算有个人样?当大官高高在上吗?当富翁家财万贯吗?人前人后高光亮眼吗?
不同人不同的地位,自然有不同的想法。作为一个普通人,不偷不抢不贪不淫,内心坦荡,就是很有人样。人前人后辉煌十年八年,最后进了监狱的大有人在,那叫‘人样’吗?那是国家的蛀虫,父母的耻辱。
‘何必去父母之邦’,成为一句经典名言,流传后世,充满了浓浓的爱国之情。
柳下惠,一个纯粹的人,一个让人敬佩的人,一个流传千古的人。只此一句,在春秋的历史中,轻松占据一席之地。
谈什么‘春秋大义’?谈谈柳下惠就行了,他就是典型代表。
当时,鲁国的执政大臣是‘半圣’臧文仲,他也知道柳下惠贤能爱国,却没有重用,怪哉?以至于后来的孔夫子,都站出来替柳下惠打抱不平,称臧文仲为‘窃国者’。
如此人才,屈沉下寮,若不是高层眼瞎,就是有小人作梗。
作为半只脚踏入圣人行列的臧文仲,绝对不是小人。说实在的,他虽然掌权,也并非最高执政者。即使给柳下惠个官职,恐怕也难以长久,一定会把周围的官吏都得罪尽,臧文仲也无法保他永远平安。
或许,当个普通人,对于柳下惠来说,并非什么坏事。唐朝的大诗人李白,有一句很著名的诗,却也道出了柳下惠的内心: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后来的亚圣孟子,甚至把柳下惠与伯夷、伊尹、孔子并列,称他为‘和圣’。
身正不怕影子斜,想有作为,‘何必去父母之邦’?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