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何必去父母之邦 (3 / 5)
最初,这件事在《诗经》中提到那么一句:柳下惠用自己的身体,温暖一位来不及避寒的女子,但是别人并不认为他非礼。后来的《孔子家语》(东汉),通过别人的口,记载了柳下惠坐怀不乱的故事。
到了元朝,有人把这个故事细化升华:柳下惠有一次出远门,晚上住在都城门外。当时天气寒冷,忽然有一位女子来投宿;柳下惠怕她被冻死,就让他坐在自己的怀中,用衣服裹着她,一直到天亮也没有越礼行为。
故事寓意深得人心,所以越传越广,柳下惠就成了正人君子的代名词,流传千古。
看到这个故事,天下女子恐怕都会叹息——唉!我怎么没遇到这样的好男子呢?
却不知,嫁给这类人,未必就能幸福。因为,他们注重的是名节,而不是超豪华的生活质量;他们讲究道义,不会违背良心,不会出卖灵魂,去获取额外的财富。他们,注定要面对生活的困窘。
试问天下女子,有几人能甘于贫困寂寞?
其实,这个故事的真实性,一直被人怀疑。别说那个礼制重于生命的年代,即使在现代,独身男女共处一室,尚且瞻前顾后、提心吊胆,生怕被人偷拍;彼此没有擦出火花,也会如做贼一样,害怕被人发现。
而且,暖人的方法很多,何必非要拥入怀中?
和朋友谈起此事,大家开玩笑,最可能的情况就是:那个女子一定很丑,或者柳下惠是个同性恋。
但柳下惠不是同性恋,这点可以确定,还被评为‘和圣’,属于圣人级别。孔圣人曾说‘衣食男女,人之大欲’,可见圣人也免不了七情六欲,柳下惠并非神仙之体。
然而,他真的就能达到坐怀不乱。
‘坐怀不乱’的故事,已经流传千古,但是,真正让他名垂千古的,并非‘坐怀不乱’,那只是末流;有点良知的人,绝不会干出那趁人之危的缺德事。
是什么让他名声在外呢?他的人品——正直。正直的让小人们人懊恼,正直的难以融入当时的社会,正直的被鲁国抛弃,正直的,让后人感慨!也让后人钦佩!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