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隧风波 (3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请隧风波 (3 / 3)
        作为天子,不能太吝啬,毕竟勤王有功。周襄王狮子大开口,赐给重耳南阳的阳樊(今河南济源市承留镇曲阳村)、温(今河南温县)、原(今河南济源市庙街村西南)、欑茅(今河南辉县市赞城镇)四块土地(《史记》《国语》记载为八处)。

        这里的‘南阳’,并不是现在的河南省南阳市。古人讲究‘山南为阳,山北为阴;水北为阳,水南为阴’;这里的‘南阳’,大致在太行山以南,黄河以北,就是后来狐偃所谓的‘表里山河’,绝对的战略要地。

        面对这些土地,晋文公也不推辞,一一笑纳。在他的心目中,土地,永远是最重要的。

        周襄王总是感激别人,还没见到谁来感激他。第一次奖励狄女王后头衔,这一次则是实实在在的,奖励了大面积的土地。

        王室周边,已经被霸占空了,难道他不明白土地的重要吗?其实,这也是无奈之举。

        据《史记》记载,晋国最初不过‘方百里’,如今这么强大,曾经灭了许多同姓之国。晋国与王室都是姬姓,都是武王后代,为什么不能取而代之?

        晋文公胆敢‘请隧’,不仅仅是想当个霸主的野心,必须好好安慰,打消他这种‘积极性’。如果实在不行,真要篡权,只能任他宰割。

        关键是那几座城邑,有的在晋军的实际控制之下,有的曾经对抗王室,反复不定。当年,周桓王夺了郑国四座城邑,送给郑庄公十二座城邑,郑国吃个哑巴亏。为什么,那是苏国的土地,根本不听郑国指挥,王室也管不着。

        现在送给重耳,也算甩掉包袱,做个人情,有本事就自己攻取,没本事就别想着封赏了。

        经过这次勤王,虽然还没有征服诸侯,却获得了‘南阳’的土地,晋国终于有机会,把触手伸向中原。

        但是,对于晋文公的无礼要求,孔夫子似乎很是不满,明显是威胁天子。以至于在《春秋》的这一年里,对救援周襄王这件事,一个字都不提。后来评价晋文公,更是:谲而不正。

        虽然勤王有功,名声更加响亮,但是,‘请隧’并不成功。剩下一条路,如何建立自己的霸业?那就需要打败另一个强敌——楚国。只有打败楚国,把诸侯从困境中解救出来,才能开创自己的时代。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