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生之死 (3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申生之死 (3 / 4)
        这真是冤枉好人。杜原款是个正直诚实之人,绝对的长者,甚至有点儿迂。他知道,自己的教育方式绝对没问题,太子是无辜被陷害,作为老师,有心替他辩解几句,根本没用。

        被抓后,杜老师已经抱定必死之心。但是,由于对申生非常关切,他在狱中,又派一个监狱小臣,跟申生讲了一大堆忠孝的道理,彻底把申生给劝死了。

        大致意思是:对不起了,我没有才干,没能洞察国君的心思,早点让你抛弃太子的地位,到别国隐伏起来;听到对你的诽谤,我也没能力替你辩解,致使你受到陷害;我并不怕死,遗憾的是没能跟你一起走。听说君子不会丢掉忠爱的感情,也不会对谗言进行分辨,即使被陷害而死也不在意,可以有好名声留存于世。至死不改变对国君的忠诚,是坚强的表现;让君父高兴,是孝顺的表现;抛弃生命却完成志向,是仁德的表现;临死还想到保护国君,是恭敬的表现。努力吧,死后能给百姓留下爱心,让百姓思念,这样不也很有价值吗?

        死亡可以名垂千古,可以流芳百世,可以博得无限的同情,岂不便宜了坏人?没有一点儿实用的策略计谋,打着‘忠孝仁义’的旗号,赤裸裸的把申生往死里劝。

        这位杜老师,被封建忠君思想毒害太深了,根本无药可救。

        都是老师,杜老师就不如孔老师善于变通。孔夫子的高徒曾参,非常孝顺,由于铲坏秧苗,被父亲大棒打伤不敢逃跑。孔夫子听说后,把他痛批一顿。为什么?真要被父亲打死,害得父亲有杀子的恶名,那才是大大不孝。

        当时,有谋士劝申生回去跟国君解释一下,或许能醒悟。

        此时的晋献公,虽然年纪渐老,还没有糊涂透顶。因为第二年,他还与大臣们上演了假虞灭虢的精彩大戏。

        愚忠的老师,真就教出个愚忠的徒弟。太子申生拒绝解释,他说:“国君年纪大了,没有骊姬,居不安,食不饱;如果去解释,骊姬必定有罪,那样国君不高兴,我也不会开心的。”

        这理论,无语。

        又有人劝他,先逃离晋国,以便将来东山再起。这也不错,总不能坐以待毙吧?

        申生仿佛被妖魔附体,抱定必死之心,叹息道:“不行。我走了,虽然可以解脱罪责,责任一定会落在父亲身上,这是我怨恨父亲了;带着罪名出逃,哪个国家会接纳我?内不容于父母,外不容于诸侯,何以活在人世?既然死亡不可逃避,我就等待命运的发落吧!”

        不忍害人,只能自忍,封建思想,害人不浅。他性格中的最大弱点,早已被优施分析透彻,成为骊姬利用的工具。

        公元前656年12月27日,申生在曲沃祖庙自缢。

        后妈,太可怕。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