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璧其罪 (1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怀璧其罪 (1 / 4)
        虞国,一个小国,都城大致位于现在山西的平陆县古城村。

        周朝的先祖古公亶父,他的妃子太姜,分别生了长子太伯,次子仲雍,和老三季历。按照规矩,作为长子的太伯(泰伯),有继承权,不过季历的儿子姬昌十分贤能,有圣贤的祥兆。

        古公亶父看着孙子姬昌长大,有心把家业传给他,但太伯和仲雍排在前面,于礼不合。实在无法张口,于是念叨一句:“我的后代将有振兴者,恐怕就是姬昌吧!”

        说者有心,听者有意。一句话,太伯和仲雍就明白了,父亲是想把家业传给季历,以便将来传位给侄儿姬昌啊!

        太偏心了,哪有这么分家产的?

        却说三兄弟的母亲太姜,非常贤惠,‘周室三母’之首。她可是一位贤内助,古公亶父非常器重她,有大事必和她商量,这在古代是难以想象的。

        人们常说:每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一定有一个女人。这话不严谨,是有一个‘贤惠’的女人。

        太姜以身作则,教子有方,所以,他的三位儿子,个个品学兼优,特别是品德,绝对一流。

        现代教育,品德课,非常重要,却也非常不受重视。信息时代,常常在网络上看到一些研究生、博士生,或‘霸座’,或‘精日’,或‘卖国’,实在让人愤怒。国家花费重金,怎么培养出这些高级败类?

        由于家教好,从小受到良好教育,太伯和仲雍听了父亲的话,没有抱怨,没有争夺,没有愤怒,没有要死要活做出丢人现眼的举动。

        他俩悄悄逃到南方,断发文身,与当地蛮人杂居在一起,以示不可重用。

        当时的南方,比较落后,被称为‘蛮夷’,但是民风也很淳朴。当地人听说了他们让国的义举,非常敬佩,主动聚拢归附的有一千余家(已经不少了),建立了早期的吴国。

        后来,古公亶父把家业传给季历,季历传给周文王姬昌,姬昌又传给儿子周武王姬发。

        周室厚积薄发,在周武王这一代,终于灭掉商纣,建立周朝。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