虢国由来 (1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虢国由来 (1 / 3)
        现在,让我们先回到《春秋》的开局阶段。

        自从郑庄公继位后,为了防备弟弟篡权,忙的焦头烂额,一直没挤出时间去王室履行职责。

        作为周王卿士,相当于今天的*****,可谓责任重大,事务繁多。为了自己的私事,十天半月不到位可以理解,谁家没有点儿事?架不住数年请假不在岗位,时间长了,难免引起周平王的不满。

        他准备再物色一个有能力的人,分担自己的压力,恰巧,虢公忌父前去朝拜,表现知书达理,精明干练。于是,周平王悄悄的,把一部分政权托付给虢公忌父。

        虢公忌父,虢国国君。

        这里,先介绍一下虢国的由来。

        周文王有两个弟弟,原名消失在历史之中,后世按照排行,分别称他们姬仲、姬叔。因顾念兄弟之情,文王姬昌为弟弟姬仲、姬叔赐族号为‘虢’,寓意威猛伏虎,并各自封给食邑。

        周武王伐纣灭商后,把虢叔封到制邑(今河南省荥阳一带),史称东虢。

        据史书记载,公元前767年,也就是平王东迁的第四年,东虢被郑武公所灭。从那以后,制邑,也就是后世常说的虎牢关,成了郑国最险峻的军事要塞。

        前文的‘多行不义必自毙’,郑庄公宁可把更大的‘京邑’送给弟弟共叔段,也不愿意把制邑作为他的封地。为什么?就是因为这个地方太重要,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东虢灭亡后,后裔虢序带领一部分族人,逃亡到西虢定居,改虢为‘郭’。虢序,成为今天郭姓始祖。

        同时,周武王把叔叔虢仲,封到今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史称为西虢。到了西周末期,国力衰弱,由于不堪西戎侵扰,周宣王把西虢东迁,建都上阳,也就是今天河南省三门峡市东南一带,继续称为西虢。

        原来的土地,一部分族人留下来,也称‘小虢’,后来被秦国吞并。

        西虢东迁后,由于土地被黄河隔断,北面的称作北虢,以下阳为主(今山西平陆县);南面的称作南虢,以上阳为主(今河南三门峡市东南)。南虢与北虢的合称,就是西虢。

        关于虢国,不知不觉竟然冒出五个名字,实在有点儿乱。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