葵丘之盟 (1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葵丘之盟 (1 / 4)
        正当齐桓公忙于郑国的事情,那位周惠王终于走到生命的尽头,也算寿终正寝。

        纵观他的一生,着实不易,可谓渡尽劫波。当了周王之后,由于贪婪,导致叔叔‘王子颓之乱’,被赶出都城三年;等到他自己立了太子郑,后期受惠后影响,又宠爱小儿子甘叔带,时刻想改立太子,导致王室内部暗流涌动。

        由于齐桓公的介入,没有改立太子,他满怀遗憾撒手而去。作为天之骄子,让无数人羡慕,然而,在那个礼崩乐坏的乱世,没有雄才大略,能得以善终,也算幸运。

        公元前653年,闰12月,周惠王去世。

        此时的王城,可以说剑拔弩张,山雨欲来。支持甘叔带的一方,已经磨刀霍霍,随时准备发难,其中还包括他们的母亲——惠后;‘**’虽然也有一群大臣,没有惠后的支持,实力明显处于下风。

        当时的情况,危机到什么程度呢?

        据《左传》记载,甘叔带的势力太强了,太子郑担心他作乱,对周惠王之死竟然秘而不宣。只是派人暗中通知齐桓公,告诉他王室将要发生内乱,速速救驾。

        太子郑这么做,完全是一步险棋,冒着‘不孝’的风险;但他的做法,可以说,是当时唯一可行的。

        为了防止变乱,必须先即位掌权,后发丧尽孝,直到彻底铲除不安分子。隐瞒真相,谋求外援,这成为后世预防宫廷政变的常用办法。不过有不少失败的例子,因为外援太烂,如东汉末年的董卓,清朝末年的袁世凯等。

        根据时间来看,已经快过年了。当然,春秋时期主要是举办祭祀活动,并不大张旗鼓放鞭炮,因为火药还处于萌芽。不知道这个年,齐桓公和太子郑是怎么过的,史书没记载,至少齐桓公没闲着。

        公元前652春季正月,齐桓公率领鲁、宋、卫、许、曹、陈,在洮地会盟(曹地,今河南濮阳县白罡乡西南)。王室岁乱,也派人参加,这是一次‘兵车之会’,目标是勤王。

        期间,来了一位不速之客——郑文公。

        《左传》记载‘郑伯乞盟,请服也’。太子华阴谋破产,这能瞒得住郑文公吗?说句心里话,郑文公对齐桓公非常感激,对管仲非常感激,对太子华则非常失望。

        管仲所说的‘德与礼’,让郑文公心悦诚服,真心归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