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者之贞 (2 / 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使者之贞 (2 / 5)
        这次伐楚,没有真刀实枪的在战场相见,舌尖却先派上用场。打仗也要讲理,中原号称礼仪之邦,作为盟主,不能无端挑起杀戮,至少,也要找个可能存在的理由。

        首先站出来的,还是管仲。

        看来,楚国已经有了准备,谋划了三年的偷袭计划,就这样瞬间破产。其实,真要打起来,虽然人数占优,却是客场作战,不占地利,胜负难料。

        他临机应变,说道:“以前召康公奉了周王之命,对我们的先君太公说:‘五侯九伯,你都可以征伐,以辅助王室。’赐给我们先君征伐的范围,东边到大海,西边到黄河,南边到穆陵,北边到无棣。你不给王室进贡菁茅,使天子的祭祀缺乏应有的物资,不能漉(lù)酒请神,我为此而来问罪;当年周昭王南巡到楚国,却没有回去,我们为此而来责问。”

        召康公就是召公奭(shì),和姜太公、周公旦等辅佐武王灭纣,都是功高盖世。

        菁茅,也称包茅,是楚国特产的一种植物。按规定,楚国应该年年向王室进贡菁茅,这些毛糙有什么用呢?古代祭祀,祭酒顺着成捆的菁茅渗入地下,就表示鬼神已经饮用了祭品。

        至于周昭王,原名姬瑕,是西周第四位王。他多次率军南征,说白了,就是恃强凌弱,侵伐无度,掠夺资源。最后一次南征时,当地人非常憎恨他,白送给他一艘大船作为礼物。

        白给的,能有什么好?

        周昭王很高兴,乘着大船渡江,继续南侵。当大船驶入汉水中央的时候,风大浪急,船身突然解体,周昭王被淹死在汉水之中。

        原来,这艘大船,是用特效胶粘固,江水浸泡一定时间,自然解体。

        这件事有点丢人,所以正史都一笔带过,只记录‘南巡不返’。现在都过去了几百年,以此为罪讨伐,明显强词夺理。

        屈完也不是易与之辈,岂能堕了楚国的威风,振振有词说道:“不供菁茅是我们的过错,我们知道了;至于昭王不返,请你们去问问汉水之神吧!”

        人的嘴是很重要的,除了吃饭,关键就是说话。脑袋反应快,嘴巴也得跟上,如果心中明白,却笨嘴拙舌,绝不允许当外交官,丢人。看看星爷演的《九品芝麻官》吧,一张嘴的威力,惊天动地。

        其实,东周时期,诸侯基本不再朝拜周王,即使讲礼的鲁国,也不按规矩去朝拜,何况自称‘蛮夷’的楚国呢?

        至于菁茅,楚国遍地都是。不进贡菁茅,这点确实本国不对,不痛不痒的小过错,承认就承认了,大不了多送些;至于昭王之死,那是弑王大罪,可担当不起,决不能承认。

        两位高人,没有像俗人吵架那样,指手画脚吐沫星子乱飞。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