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者之贞 (1 / 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使者之贞 (1 / 5)
        收服蔡国后,‘八国联军’杀气腾腾向南方的楚国进发。这是一次大型的军事行动,霸主预谋多年,诸侯期盼很久,最好能彻底消灭楚国,永绝后患。

        想消灭楚国,谈何容易?那不是任人宰割的羔羊。

        途中,有个戴着獬冠,穿着楚服的人,把车马停在路旁,边欣赏春景,边悠闲地在路边等待诸侯,根本没把‘八国联军’放在心上。如果是秋天,难免使人想起‘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名句。

        獬,是传说中的独角兽,善于辨别是非,刚正不阿。据说,楚文王发明獬冠,长期戴着,故而风靡楚国,之后流行于诸侯,再后来成为法官的专属。

        此人名叫屈完,楚国贵族,与战国时期著名的大诗人屈原,同气连枝。

        楚成王听说‘八国联军’到来,内心也受到震动。这是一场大仗,真要打起来,楚国也输不起,毕竟,楚国内部刚刚安定,真要惨败,必将对他的宝座影响巨大。

        屈完,是楚成王派遣的使者。这次慨然而来,重任在身,早已想好了对策。‘八国联军’?没听说过。

        转眼间,前方烟尘滚滚,诸侯大军长驱而来,如入无人之境。屈完站在原地,面对腾腾杀气,纹丝不动,诸侯大军,不得不停止了前进的步伐,远远对视着他。

        八军排列,一人独立,丝毫不落下风。

        看着静止的大军,屈完整理衣冠,前去拜见齐桓公。见面以后,他也没啰嗦,直接就问:“你们住在北方,我们住在南方,即使牛马发情狂奔也不能相遇(虽风牛马不相及)。为什么率军来到我们的土地上?”

        成语‘风牛马不相及’,最早就出自这里。

        古人打仗,讲究先礼后兵,但这次是突袭,本以为给楚国一个措手不及,结果楚国竟然派了个使者,单车匹马阻住道路。

        谁透露了消息呢?《东周列国志》写的是竖刁收取了重礼,把伐楚计划泄露给了蔡穆侯,然后,楚国才明白其中的曲折。

        这也太小看楚国人的智商了。

        《左传》明确记载,两年之前,即公元前658年秋,贯地会盟中,竖刁已经泄露军情。至于什么军情,没有记载,但一定和伐楚有关。

        齐桓公三年三会盟,明显就是针对楚国,还称得上秘密吗?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