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靠山 (2 / 4)
说白了,就是想利用一下而已。
于是,派使者拜访楚文王,告诉他,自己从栎邑回国,重新掌握政权,故而前来朝拜;同时,描述了齐国的入侵,表达了与楚国友好的愿望,希望能得到支援。
这一时期,晋国刚刚开始振兴,秦国还很落后,中原齐桓公一家独大,已经开启了自己的霸业之旅。南方的楚国,国力蒸蒸日上,为霸业积蓄力量,已经有了争锋中原的苗头。
楚文王一代枭雄,岂不明白其中含义。回国几年后,突然来拜见,什么意思?现在被人打的屁滚尿流,才想起我,这是要拿我当挡箭牌,把我当傻瓜利用,对抗齐国联军啊!
楚国人才济济,想利用就利用,想踹就踹,绝对不行。
公元前678年秋,郑厉公真的等来了楚国的大军,不过不是来提供援助的,而是来讨伐他的。
可以说,郑厉公的这次决策,给郑国,以致中原,引入了一头凶猛的熊(熊姓)。这是一个庞然大物,从此以后,楚国的触角,开始伸向中原,诸侯再也不得安宁,让齐桓公突然多出一个强大的对手。在后来的南北争霸历史中,郑国,更是夹在大国之间,一百多年战乱不休,成为最大的牺牲品。
经过楚武王的东征西讨,楚文王的不断兼并,楚国把汉水流域,几乎都纳入它的版图。不过,楚国暂时还没有挺进中原,只是在耐心观望,等待最好的时机。
郑国人来的恰到好处。楚文王也不废话,直接派军队攻打郑国,一直到达郑厉公曾经逃难的栎地(今河南禹州市)。郑国虽不如楚国强大,却远远强于息国、蔡国,想一口吞并,没那么容易。
即使外部压力如此之大,郑厉公也不忘记替雍纠复仇,杀子都、刖强鉏、恐定叔,搞得内部人心惶惶,把太叔段的孙子公父定叔也吓跑了。
小小郑国,岂能扛得住齐、楚两大巨头南北夹击?
郑厉公这个人,内心极端狡猾,除了野心,就是‘识时务’。眼看郑国危机,宝座危机,生命危机,思前想后,他立刻低下高贵的头,主动归顺齐国。
在他的内心,齐桓公毕竟‘尊王’,属于中原正宗,正义的一方。你不是‘以德服人’吗?我臣服行吧。这样,即可以减少一个对手,齐国也可能出兵,帮助对抗楚国。
能屈能伸,有点儿枭雄的潜质。
齐桓公主张‘以德服人’,立刻不计前嫌,对郑厉公的回归表示热烈欢迎。关键是,郑国的地理位置,是南北要冲,特别是前文说过的制邑(虎牢关),遏制南方的咽喉要道。
为此,公元前678年冬,齐桓公张罗,在宋国的幽地,主持了幽之盟(宋地,确切地点不详)。到会的有宋桓公、陈宣公、卫惠公、郑厉公、许穆公、滑伯、滕子,盛况空前。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