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曹刿论战 (1 / 5)
称霸的理论是有了,但那都是空谈,从理论到实践,需要漫长的实践和耐心。按照管仲的思路,内修政治,外结盟友,然后等待天下有变,就可以名正言顺地会盟诸侯,成就霸业。
这样稳扎稳打,虽然漫长些,风险很小。
但是,即位第二年,齐桓公已经忍不住了。雄霸诸侯的理论,让他热血沸腾、忘乎所以,但是,太漫长了,人生苦短,哪有时间去等待。于是,不顾管仲等人劝阻,准备发兵伐鲁立威。
想称霸,必须先征服鲁国,然后再征服天下。
说白了,齐桓公他并没有理解管仲的称霸核心理论。真正要称霸,不是靠强大的武力,必须‘以德服人’,让诸侯心服口服,才能得到人心,才能建立稳固的霸业。后来的晋厉公、楚灵王都曾强横一时,但不修德业,最终昙花一现,还把命搭上。
从这点可以看出,齐桓公对管仲还没有完全信任,这与后来的张口‘仲父’,闭口‘仲父’,形成鲜明对比。
可以理解,人与人的相互信任,需要一个渐进过程。
管仲毕竟不比鲍叔牙,从开始就在齐桓公身边出谋划策。‘只有吃了一次亏,才会学一次乖’,管仲也察觉这一点,并没有坚决去阻止。因为他知道,国君很急躁,需要接受点儿教训。
不过,这次教训代价挺大。
公元前684年春正月,齐桓公迫不及待,借口鲁国支持公子纠,并且攻打齐国,故而率军伐鲁,以报旧怨。
说实在的,明眼人都看出来,报仇是假,扩张是真。
乾(干)时之战,鲁国惨败,鲁庄公吸取教训,休兵养民,时刻提防齐国。现在,齐国的军队气势汹汹来伐,如果再败,鲁国恐怕要面临灭国的风险。
当时,鲁国有个叫曹刿的一介草民,很有水平,看出国家危险,于是,他决定去面见鲁庄公,帮助抵御齐军。
所谓‘侯门深似海’,作为普通乡间百姓,先不说他能否见到鲁庄公,至少那份勇气,那份忧国忧民的态度,值得让人敬佩。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