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人才 (1 / 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论人才 (1 / 5)
        谈起人才,不禁想起《天下无贼》里,葛优的一句经典台词:二十一世纪最缺乏的是什么?人才。

        如果这句话出自一位科学家之口,倒也罢了,但是,出自一个做贼的头目之口,一笑之余,不仅让人感慨万千:各行各业,人才,太重要了!

        有了管仲的辅佐,该给他一个什么职位呢?

        前文说过,作为大国,可以拥有‘三卿’。‘上卿’为天子所赐,高氏、国氏占据多年,这一点绝不能改变;还有一个‘下卿’职位,齐桓公有权力任命。不过,这种‘三卿’制度,后来被打破,一般是‘六卿’,晋国最多达到‘十二卿’。

        鲍叔牙认为,管仲的治国才能超过高傒,担任下卿则屈才,而且以下级指挥上级,难以服众,容易造成混乱。

        于是,建议任命管仲为宰相,总管朝政,辅佐国君。

        齐桓公同意,管仲的命运从此改变。他高居相位三个月,就请求与齐桓公共同评论一下百官。实际就是评论一下齐国当下的人才,因其特长,使他们各尽其职。

        作为宰相,管仲不傻,自己肉身凡胎,偌大个齐国,全靠一个人治理,累也累死了。必须发掘人才,重视人才,应用人才,只要选好人才,齐国的振兴,指日可待。

        讨论人才,好,齐桓公很欣慰,必须的。

        管仲说:“揖让有礼,进退有据,说词刚柔有度,我不如隰朋,请封他为‘大行’。”

        ‘大行’就是外交官,相当于我们现在的**长。

        “开发荒地,使之成为城邑;开辟土地,使之增产粮食;增加国内人口,竭尽土地之利,我不如宁戚,请封他为‘大司田’。”

        ‘大司田’,专门负责农业,相当于现在的国家农业部长。

        宁戚,卫国人,曾经作《相牛经》。据说此书后来传给了另一个著名人物百里奚,凭借他的养牛技术,给东周王子颓养牛,给南方的楚成王喂马,深得器重。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