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个击破 (3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各个击破 (3 / 3)
        君子认为:‘善不可失,恶不可长’,这句话就是说给陈桓公听的。滋长恶,不悔改,必将受到惩罚(怙恶不悛);即使挽救,哪那么容易办到?《商书》说:恶的蔓延,就像燎原之火,难以靠近,还怎么扑灭?周任曾经说:治理国家,对待坏人,就像农夫铲除地里的杂草一样,绝其根本,禁止生长(铲草除根),善,就能发展。

        后来诸葛亮把这层意思总结为: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这里还产生两个成语,‘怙恶不悛’,比喻坚持作恶,不肯悔改;另一个则是‘铲(斩)草除根’。

        当时郑庄公忙于卫、宋,也没时间搭理陈国,不愿意和好就算了,慢慢来。

        公元前717年5月,郑庄公突然袭击陈国,大获全胜。不服就打,打服为止,这是强者对弱者的一贯做法。

        作为一代枭雄,郑庄公清楚,以郑国的实力,同时对抗多个国家,不是长久之计。对于卫、宋、鲁、陈,必须瓦解他们的联合,各个击破,否则对郑国极端不利。

        公元前716年秋,宋与郑签订了和平友好条约。

        作为伐郑的带头大哥,与郑国言和结盟,这直接导致四国联盟的彻底瓦解。

        第二年冬,陈桓公及时转变观念,请求与郑国和好。紧接着,陈国的五父去郑国定盟,他在歃血的时候不专注,心不在焉。当时泄驾预测,此人不能免于灾难。

        郑国的良佐到陈国结盟,也看出陈国将要发生内乱。

        郑庄公与周桓王关系不好,但是,双方交质之后,他的儿子太子忽依然在王室‘学习’,还受到周桓王重视。

        陈、郑和好后,陈桓公看郑国的太子忽知书达理一表人才,又受到王室重视,很欣赏,请求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双方联姻。这比结盟的效果还牢固,郑庄公爽快同意。

        从仇人变亲家,就是一桩婚礼的事儿。

        鲁国、宋国、陈国,已经从敌人变成盟友,只剩下卫国时刻提防。

        四国联盟已经瓦解,未来的发展,需要临机应变。可以说,现在,就是郑庄公的舞台,在四面树敌的情况下,合纵连横,挥洒自如,建立自己‘小霸’的局面,让人不得不佩服。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