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义灭亲(一) (1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义灭亲(一) (1 / 3)
        当时卫国有个贤臣,名叫石碏(què)。

        他也是卫康叔的后代,姬姓,字石。他的后代以石为氏,后人称他石碏,他也成为石姓始祖,公认的石姓正宗。

        石碏看出州吁居心叵测,曾经对卫庄公说:“喜欢自己的儿子,应当以道义去教育他,不要使他走上邪路。骄、奢、淫、逸,这是走上邪路的开始;这四种恶习之所以发生,是由于过分宠爱和赐予。”

        成语‘骄奢淫逸’,就出自这里。

        这几句话,简直就是教育后代子孙的至理名言,即使时间过去了两千七百多年,其意义,依然不过时。比如,孩子爱好打架,那么就不要教他跆拳道,要让他明白‘道义’。

        卫前庄公对石碏的忠言置若罔闻,根本不在乎。

        眼看国君不听,石碏不得不把话挑明,又说:“如果准备立州吁做太子,那就应该提前定下来,否则的话,会逐渐酿成祸乱。那种受宠而不骄傲,骄傲而能安于地位低下,地位低下而不怨恨,怨恨又能克制的人,是很少见的。”

        这话很明了,确定太子,安定人心,否则将有内乱。

        按照‘周礼’,‘有嫡立嫡,无嫡立长’。这三位都是庶子,按礼应该是长子姬完继位;如果对他不满意,由国君指定州吁为太子,也并非不可以。

        同时,石碏列举六种常理:国君处事得当,大臣服从命令,父亲爱护儿子,儿子孝顺父亲,兄长照顾弟弟,弟弟尊敬兄长。

        如果违背这六种常理,就会发生祸害。

        这几句忠言,基本就是孔夫子‘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前奏,影响中国两千多年,却也非常有道理。

        对于石碏的忠言,卫前庄公依然不屑一顾。理论,大家都懂;现实,却难以做到。因为宠爱儿子,是父母的天性,宁可顺着,绝不扼制,孩子的快乐,就是父母的快乐。

        石碏无奈,只好保持沉默。

        然而,让他恼怒的是,自己的儿子石厚,跟州吁走得极近。俩人整日四处游玩,喝多了就抵足而眠。而且石厚常常给州吁出谋划策,成了他的狗头军师,暗中干些见不得人的勾当。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