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周朝的建立 (3 / 4)
作为嫡长子、嫡次子,太伯、虞仲,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可谓品行兼优。明白了父亲的用意,他们没有贪恋权位,而是一起逃到南方的荆蛮之地,断发纹身,主动把掌门人位置,拱手让给了弟弟季历。
太伯和虞仲,在南方的荆蛮之地,建立了一个新的国家——吴国。
春秋末期,吴王阖闾把吴国发展到一个顶尖的高度,演绎出一段新的传奇,成为‘春秋五霸’之一。这些都是后话。
两位哥哥走了,季历顺利登上掌门人宝座。他继续施行父亲的政教,广布仁义,许多诸侯前去归顺;在他死后,顺理成章把位置,传递到儿子姬昌的手中。
姬昌继承后稷、公刘的遗风,效法古公,推行仁义,敬老爱幼;对贤士谦恭有礼,有时为了接待贤士,午饭都顾不得吃。
他的所作所为,吸引了许多人才。比如太颠、闳夭、散宜生、辛甲,还有鬻子等。
前面几位人才是否似曾相识?没错,他们后来都成了周武王身边的栋梁,帮助伐商灭纣,《封神演义》中都有他们的身影。
那位鬻子,原名鬻熊,是周文王的老师。他的后人被分封到南方的荆地,建立了后来的楚国,成为春秋时期的风云大国。鬻姓、熊姓、芈姓,都是楚国贵族。鬻熊,成为楚国的先祖。
姬昌礼贤下士敬老爱幼的做法,还引来两位著名的人物——伯夷和叔齐。这两位是孤竹国国君的儿子,都不愿意当国君,相互推让,最后干脆抛弃国家,一起逃离。听说姬昌仁慈,善于养老,于是投奔西岐。
后来武王灭商,这两位宁死不食周粟,饿死在首阳山。‘釆薇’段典故,就来自他俩。
姬昌在位期间,正是商朝没落,商纣王残暴无道之时,中,女娲娘娘已经准备灭商了。
姬昌仁义的做法,受到商纣王的嫉恨,曾经被拘禁在羑里,差点儿把命丢了。后来,大臣们想尽办法,送给纣王美女、骏马、土地,以及许多其它的宝物,才得以回国。
被拘禁期间,西伯侯姬昌有幸看到纣王的‘炮烙之刑’,太残忍了。于是,他请求献出洛水以西的土地,只希望商纣王能废除这一惨无人道的刑罚。
废除一道酷刑,得到一片土地,划算。商纣王就废除‘炮烙之刑’,姬昌也言而有信,把洛水以西的土地,无偿给了商纣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