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十七章 (1 / 3)
第五十七章
人能于诗词中不为美刺投赠之篇,不使隶事之句,不用粉饰之字,则于此道已过半矣。
|1|
王国维偏爱自然真挚的抒情文学,所以对那些刻意为之的作品,尤其是或歌颂或讥刺或投赠的文学,总是有些不屑。他同样偏爱天真质朴的修辞,不喜欢叠床架屋的用典与粉饰。这当然不可一概而论,譬如为他所推崇的辛弃疾就是一位用典大师,唯其用得自然浑成,读起来便不会觉得生硬和拼凑。
本章的观点在当时很有一点离经叛道的色彩,因为“美刺”是儒家传统诗学中最根正苗红的一项原则:诗歌承载着重逾泰山的社会功能,担负着神圣的政治使命。儒家以《诗经》为诗歌正宗,清人程廷祚《诗论》说“汉儒言诗,不过美刺二端”,这话完全说在腠理之间。汉代儒者研究《诗经》,最核心的研究方向就是美刺。学术传统一脉相承下来,诗歌的美刺功能同样地一脉相承下来。
“美”的一途,也许有人真的发自肺腑地写诗来**、**,但绝大多数时候,诗人们总是身不由己的,区别只在于:有人性格骨鲠些,所以阿谀得笨拙;有人性格圆滑些,所以阿谀得肉麻。诗歌史上有太多太多这样的诗,普通读者之所以见得少,只是因为很少有选本收录它们罢了。我一直想编选一部不是从艺术的角度,而是意在缩影时代风貌的诗词选本。当然,这是一件既困难又不会赢得几个读者的差事,只能留待今后有余暇的时候再做。当然,“美”的诗词,亦即**的诗词也并非全无足观,《人间词话》第十章提到的夏竦《喜迁莺》就是“美”之一例,居然也可以写得有几分出彩。
|2|
“刺”是名义上最受君王喜爱而实际上最受君王嫌恶的类型,毕竟人在天性上都不喜欢听到逆耳之言。得益于近几十年来的诗歌选本,刺诗成为我们最熟悉的一个类型。我们从“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之类的诗句里认识并痛恨着古代腐朽没落的帝制社会和贪腐成性的剥削阶级,却不曾从韦庄《秦妇吟》之类的诗歌里认识到翻身的农民也有可能比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达官显贵更凶残。
刺诗往往是作者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有所感触的又是最能激发起同情与义愤的社会现象,所以最易写,也最易于感人。美诗却难写得多,更难于感人,能够稍稍免于肉麻就已经算是难能可贵了。历史上只有极少数的美诗堪称例外,著名者譬如唐人韩翃的《寒食》: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这是一首人们耳熟能详的七绝,却很少有人知道它事实上是一首美诗。
寒食在清明前两日,人们从这一天起一连禁火三天,只吃现成的冷食,等到了清明节再重新开火。寒食与清明相连,也正是郊游踏青的时候,新的火种象征着新生活的开始。而在唐代,官场上更有一种风俗,在清明取新火的时候,是由皇帝派人在日暮时分手持蜡烛,把火种传播到各位朝臣的府第里。这个景象,正是韩翃诗中的“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当时的唐朝,刚刚经历过安史之乱,国计民生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在上者连皇帝都避难流亡,在下者无论小官小吏还是平民百姓,过的更是命如草贱的颠沛流离的日子,千万里的土地上,不知发生了多少的悲剧。韩翃本人和妻子柳氏就在这个动乱的时代里上演了一场悲欣交集的活剧,以至于被人写入传奇。在这样的日子之后,人们更能理解,那传入五侯家的所谓“轻烟”,不正是清清淡淡的一点太平的萌芽吗?
寒食禁火,清明传播新火,年年如此。但只有今年,在这场巨大的社会动荡之后,这春城,这飞花,这东风,这御柳,这轻烟,突然具有了一种崭新的象征意义,象征着动乱结束了,新生开始了,天下太平了,人们迎来的不仅是季节的春天,更是生活的春天,政治的春天。尤其对照此前安史之乱的时候,写《枫桥夜泊》的那位诗人张继眼里的清明,农民都被征召从军,于是田园荒废,清明时节却见不到几处新火新烟:
耕夫占募逐楼船,春草青青万顷田。试上吴门看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