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初试权力场
年少的于谦和那个年代诸多的孩子们一样,上着私塾,念着子曰诗云,但是于谦与别的孩子也有所不同,别的孩子读书考科举是作为目的,而于谦因读书考科举是为了实现他的抱负,科举只是个过程。这个自幼崇拜文天祥的孩子似乎冥冥中拥有了文天祥的风骨,也是冥冥中有着文天祥相似的命运。他的案边,悬有文天祥像,几十年如一日。在他十七岁那年,大笔一挥,写就了千古名篇《石灰吟》“千凿万锤出深山,烈火焚烧只等闲。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他做到了,于谦似乎不在乎自己的结局,他只近乎偏执的追求心中的公理。
有的人死了,但是他注定光照万世;有的人活着,但是他已经遗臭万年。
年少的于谦展示出了自己的读书的天赋,相传浙江巡按久闻其名,便到他家中拜访以试一试他的才学,便以孝为题,要他即兴作文,于谦年纪尚小,所以父亲为他研墨、整理纸卷,于谦写就之后,这篇文章还是有可取之处,闪光之笔。可这时巡按却道:“父亲站着,儿子却坐着,合乎礼?合乎孝?”见来者不善,于谦见招拆招,张口便答:“嫂子溺水,叔子援助,是权衡,是变通。”引用《孟子离娄上》中举例说明男女授受不亲的观点,有理有据,引经据典,令人折服。可见这样的少年一定是读书的好材料。
窗外日光弹指过,席间花影坐前移。在一天天子曰诗云中,于谦度过了自己的少年时代。
该参加科举了!
于谦是当地的天才少年,顺利地通过了童生试,又踌躇满志准备金榜题名,他信心满满能中举人,贡生,进士。他对此势在必得!
他落榜了。
落榜的于谦第一次经历了社会的打击,原来真是人外有人,山外有山。自己天赋异禀却遭受当头一棒,人生之中成功只是一时的快乐,失败却可能是永久的痛苦,而如何面对失败划清了人与人之间的差距,也使得不同的人走上了不同的道路。于谦面对失败的办法很简单——闭关,闭关不是逃避,而是蛰伏。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
丹鸟落梧桐,百鸟朝凤。于谦进京赶考了。这是明代迁都北京以来第一次会试,这也终将是一批载入史册的学子。于谦寒窗苦读拿下会试第一,按照这样的趋势,他未来或许能够达到曾祖父的高度,官至尚书,位极人臣。此时的他只需准备殿试,见过皇帝,即可金榜题名。
这是永乐十九年三月的京师,贡生们一个个跃跃欲试,期待而又惶恐在大殿上见到大明帝国的皇帝——朱棣。此时的朱棣刚迁都北京,大宴群臣,遣郑和下西洋,结好各邦,万国来朝,风光无两。他多年征战饱经风霜的脸上写满了荣耀,他身着的龙袍彰显着威严。他两鬓斑白,却不失英雄气;他年过花甲,却不显龙钟态。他悠然坐在龙椅上,目光如炬,不怒自威,这便是真龙天子,这便是天下第一君王!
有如此江山,有如此君王,学子们自然纷纷大颂赞歌,歌功颂德,朱棣自然十分满意天下英雄尽入彀中,朱棣向来不愿意把情绪表现在脸上,但是今日他龙颜大悦,心中欢喜。
殿试结束了,学子们走进了紫禁城的夜色之中,随后很快消失了。于谦也正要离开,却被宦官拦了下来。
皇帝正值兴起,见此傲然而立,帝定睛一看,此人相貌平平,看上去弱不禁风,温润谦和,不过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但是此人目光炯炯,有一丝英雄气,不由得内心惊动,问道:“你便是于谦?”此人叩首而跪,声如洪钟,答:“回皇帝话,草民正是。”“你便是当今会元,既如此定有经国纬略之才,那朕且问你,边患渐起,如何平定?”“边患起,乃游牧民族生产能力低下为根本原因,我大明地大物博,无所不有,当开放互市,施恩于天下,与民更始,可止兵戈。”“腐儒之见!”朱棣似笑非笑,接着说道,“若朕亲征蒙古草原,用刀枪使得北方各部落百年之内不敢引战事,岂不一劳永逸?”于谦愣了愣,随后斩钉截铁地回答道:“皇帝亲征,国不可一日无君,而刀剑无眼,恐伤龙体,引发动荡;于天下而言,赋税加重,民不聊生,途有饿殍,民众轻则贩卖口粮;重则流离失所,易子而食,此举实非明君所为。”“大胆狂生!你何以污蔑我大明。朕非明君?朕乃千古一帝!朕平叛乱,下西洋,修《永乐大典》,万国来朝,迁都北京,天子守国门,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试问古今帝王,有朕之功绩者,有几人?”朱棣缓了一口气,继续说到,“朕实非好战之君,怎奈他蒙古各部不时犯我边境,杀我百姓,掳我妇女,抢我牛羊,这中原江南的百姓是我大明的子民,那边关的百姓就不是大明的子民了?况且蒙古各部与我中原子民乃是世仇,自宋代以来就不断伤我百姓,夺我土地,奴役众生。自太祖高皇帝始,便将大元作为大明的最大敌人,派遣徐达、常遇春等虎将远征蒙古,取得了辉煌战绩,今天若是朕退缩了,在九泉之下何以见我父皇,见数十万明军将士?互市一事,实乃良策,但是互市必须以我明军作后盾,若是我军软弱涣散,而中原地大物博,吸引来的就不是牛羊,而是刀兵。朕决意远征蒙古各部,让各部牧民不敢再起刀兵,下马来与朕做买卖,一劳永逸!至于你,于谦,你犯大不敬之罪,朕本该治你的罪,但是念在你真心为国,朕就不再追究。”
朱棣走了,留下于谦跪在大殿之中,于谦浑身颤抖,面如土色,仿佛失了魂一般,被宦官们叉出了大殿,叉出了紫禁城,扔在了北京城的灯火之中……
出皇榜的日子到了,于谦位列三甲第九十二名,不管怎么说上榜了,只是不能入选庶吉士,仕途暗淡。
于谦永远不明白帝王的心思,因而冒犯了皇权。
也许仕途可以看到头了!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