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1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七章 (1 / 3)
        沿途过了无数条大河,走了许多地方,终于到了义天王下驻的最前线,江东地盘了。大家首先是看到了一张飘着义字大旗的旗帜在风里飘着,然后是听到打仗号角的声音,所以觉得到了这个地方了。诚然也是到了这个地方了……。张思和王安摸透了情况之后请求面见义大王,把南方带来的信交给义大王亲阅。此刻的江东地盘,已经是三伏天,地上的温度能把水里的鱼煮熟,一队人马白天歇于客栈,也汗流满面,出于对地方的羡慕,好奇,大家拉帮结派去巷落里走动,没有看见几个人,当地百姓大多躲在家里,有钱人的家里,一般在适合的地方打了几口井,没有钱的人家也至少打两口井,遇到三伏天,大家呆在井里避暑,很少外出。集市倒也是有的,早上一集会买卖完瓜果蔬菜,鱼虾肉类之类,当然还有布匹,衣服,玩物,总之是应有尽有。做完了买卖然后就都收摊了,他们收摊子的时候,一般不到太阳照到屋顶,正午时间未到就收摊子了。

        打渔撒网的把船丢在岸口,摆渡的也收工回到了亭子庙。太阳辣的时候,没有一个人在巷落里走动,小分队的人不知道情况,在巷落里走了不到一杯酒的功夫,就被高温逼回来了。江东地盘,每年六月起到十月底四个月的时间,都是高温天气,人在户外无法活动,那一年浪费了四个月的时间,江东人有时间种地吗,他们吃什么。江东和其它地方不一样,用古话说叫做十里不同天,一山有四季。这个地方,粮食收获,蔬菜成熟需要的时间很短,一般五六月就可以了,加上芋头,胡豆,花生等作物赖高温,所以和其它地方的耕作方式不一样,不需要那么多时间生长。江东的鱼虾王八之类的海水产品也蔚为壮观,甚至比其它地方多,优。打渔的人多,每年卖到全国各地去的鱼虾大多都是这个地方的产品。

        张思,王安根本想到江东会烈日炎炎,人在户外无法下步。一个对一个说,像江东这样的地方,真的会是全国首屈一指的好地方吗,单是这个太阳就会把人晒翻白眼了。齐王让我们来劝降义大王,真是高明,有智慧呀。

        张思和王安劝说义大王带着队伍去南方安营扎寨的事情有了进展之后,让十来个人沿着来时的路线回去报告齐王,事办成功了,齐王须做妥当接纳义军的事情,必要的地方,要先占领要地,以作配合。

        江东又被清军围过来了,总督大人于成业在泰德乐的挟持下带着六十万清军分两路进攻义家军,一路开赴长沙一线,在长沙以逸待劳,伏击南方配合江南地方起义的农民军,由于大人带领,一旦南方队伍北上增援江南江北,江东的农民起义军,势必要在山区全歼敌军。一路由泰德乐带领,当前锋主力,率领队伍从江北海滩登陆,进攻义家军的江北大营,泰德乐顽固的认为,他一人之力已经足以消灭起义军,消灭了起义军,再率领队伍一路围剿到长沙去,配合于大人的队伍,剿灭南方起义军。

        清军进攻江北大营的那一天,天气有一点差,天上下着绵绵细雨,队伍里的人都说久旱逢甘霖,天阶下小雨,这阵雨下得正是时候,地下那一些农作物,植物,树木,花草可受不了啦,早就希望能够被这样的甘霖润泽了。

        泰德乐,德泰乐,乐泰德,泰乐德四个名字连用都名声大噪于南方的清军将领,掐指一算,脸上却露出了失望的表情。他正要借天逢大旱,起义军粮草不济,体软无力之际,一举攻下几江地方。天上却下起雨来了,这不是天空存心给自己添堵吗。

        清军从从一线天起航,一万只战船,沿江下来,排成一队,每一支战船上有三十个清兵,两门大炮。先进攻二郎滩,溪口渡。炮火连天,起义军损失不小,清军人多势众,占领了江北大营,江北大营那一个地方的人口少,全部是起义军,农民起义军将领李权认为,面对强大的清军,我方只能挪一下,把地方让给清军,退守杭海滩,农民军退走杭海湾之后,清军占领了江北,德泰乐来的战场捡拾起义军丢下的剑戟刀枪,收入仓库,查看清军的损失情况,笑呵呵的说,按照这个进度,秋天到来之际应该能够收复全部江东江南地盘了。

        福泰勒要一举攻下江东,江南,江北几个地方。当此之时,正是炎热之时,起义军被围困已经不止一天两天了,当是粮草用尽之时了,此时正是一举攻下三江地区的好时机。义大王抵抗了一个月左右,战况没有出现转机,打算突围去南方,几个地方一千万老百姓怎么办,商量妥当了之后,老百姓留守原地,清军来就让其占领地盘,他带领三十万精壮突围去南方,在南方安营扎寨妥当了再回来接老百姓一块儿去那个所谓的春暖花开,四季如春的地方生活。做了总动员之后,三十万人牵的牵马,上的上鞍,绑的绑锅碗瓢盆,打算离开三江地盘,他们的亲属在巷落里排着队送别亲人离开家乡。许多人在马上对家眷说,清军现在厉害极了,咱们打不过朝廷,要去南方寻找新根据地,等到了新地盘,安稳妥当了一定会回来接大家,不要哭泣,只是暂时的分别,不是永远不会是永远分别。

        孔地瓜也赞同其他将领的意见,觉得和清军决一死战等于以卵击石。率领队伍突围去南方。他不知道过了江东,还有一个于大人在长沙一线等着他呢。

        于大人的队伍在前面跑,义家军在后面赶路,突围。两军相隔的距离有时候仅仅只是差一百里路远就遇上了。

        福泰勒知道了情况,带着队伍连夜不停的追了出来。地方老百姓没有被屠戮免过了一劫,福泰勒也逮了几个老百姓来问义家军去什么地方了,义家军与大家有没有瓜葛,义家军再打来是帮清朝皇帝还是帮反贼孔地瓜。老百姓与义家军瓜葛甚深,深知其中底细,没有如实交代,骗福泰勒说,当然是帮大人,皇帝,清朝了,怎么会帮反贼呢。福泰勒听了又一次乐坏了。

        两个月之后,江南起义军顺利到达了官州根据地,江南地方的起义军和南方地方的起义军实现了南北合流的战略构想……。

        义家军到江西地方的时候遇到了一股小力量的抵抗,主要是一些当地的衙役,官差,他们不让义家军往南窜逃,当地的学令威胁说,你们要么回去,要么死在这个地方。中原江东地盘的问题,不准殃及池鱼到南方,义家军大队伍过路,哪里受得住威胁,于是发生了战争,三十万义家军两天之类聚歼了当地的官差,占领了南仓府,这个地方作为以后动员老百姓南迁,取到了重要的战略作用。到了滁州地盘,又打了一丈,还是占领了滁州地盘,及至到了长沙一线,才真正甩开了清军重点进攻的防线,人马连夜兼程赶路,走的是老马帮路,不到十天的时间,到了桐梓县,进入了万山老林,终于见到了齐王派来迎接的前锋军。前锋军的首领名字叫做关达旦,关达旦见到了张思和王安也在队伍里一块儿赶路,知道是江南字家军被动员来了,忙去打招呼,问相关情况。队伍在万山老林休息了一会儿,派了人去报告齐王,齐王和军师知道了事情,召集部下聚会,商量在什么地方迎接字家军。

        军师说,咱们是在戎州商量联和字家军的事情的,就在戎州咱们第一次商量这个事情的那一个山头上迎接字家军吧。

        齐王说,咱也是这样想的呀。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