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1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章 (1 / 3)
        江南地方虽则是富庶之地,有三样东西却令人胆战心惊。一样是每年农历七月到九月的高温炎热。温度有多高,石块被暴晒之后,能够用来煎炸食物,河水被暴晒之后能够煮死鱼虾,田野被暴晒之后,百草会枯萎死光。第二样是瘴气重,江南地方海拔低,处于地理上划分区域的第三阶梯,空气水分重,水分重了容易产生瘴气。第三样是江南地方人口属性复杂,南来北往的人口在这个地方生活,繁衍生息,导致和其它地方的文化认识有所不同。

        王安带队到江西的时候,还以为是自己的感觉出错了,在南方过惯了春暖花开,四季如春的生活,到了别的地方一时不习惯造成,居然感到炎热极了。但是越近江东,还没有到江南,疑问的结果越来越清晰可见。王安在路上对张思说,当时大家都走累了,坐在路上休息,张思,江南真是这么热吗,传说中的江南地方小桥流水,古巷人家,特别是姑娘在渡口打水的时候,景色别提有多漂亮了。江南地方应该是杨柳依依,暖风习习才是呀。咱此行会不会走错地方了。

        张思说,咱也没有到过江南,你说江南地方怎么就怎么吧。不过按名称来看,倒应该是一个好地方,不会有错。

        王安说,听说古时候有一个王阳明,住在江东地盘,此去,一定要去一趟王阳明故居玩几天。王阳明你听说过吗。

        张思说,当然听说过,好像是一个摆摊切刷把卖的手艺人吧。不过不清楚,没有问过其他人,也有可能是和张春风一样是罗汉。玩拂尘那种扫帚的道长。

        王安说,玩扫帚的扫把星,王阳明可是一个大教育家,他的主要功绩是给教育奉献了格物致知的方法,传说有一次他为了练格物致知的学习方法,他的母亲送汤来也没有喝一口,后来他的姑娘送汤来才一口下咽,险些撑死了。

        张思说,这个故事咱倒是听过,主人翁却是别人,不是王阳明,而是老子,知道老子是谁吗。

        王安说,老子儿子孙子小子,你有话直说,别问问搞搞的,倒好像咱在干架。

        张思说,老子名叫李耳,道家创始人,传说这个人后来成仙了,当了太上老君也不知道是真假。他年轻时候也很勤学好问,练的是坐等粮食天上来,或者乌鸦叼到他的嘴里的那种功夫,有一次,几天没有饮水了,他的母亲知道了,给他送来了一碗豆腐汤,他一口气咽下去了,也是险些撑死了。

        王安说,这个李道长真的是个大人物,他的鼎鼎大名咱也听得如雷贯耳呢,前些年和齐王去道家庙子烧香,看到一座黑黝黝的铜像立在庙子中间,齐王说,前面的就是老子的铜像了,老子能重塑金身真是不容易呀。

        大家都笑他过于霸道了,对咱们臣民也如此苛刻,连一个平等对话的机会都没有,要自尊老子。他给大家解释说老子是一个春秋时期的人物,无为而治思想的集大成者,无为而治就是啥都不做,啥都不给,做一只铁公鸡,一毛不拔。做铁公鸡开小灶建小家小户还可以,叫做有进不出,精打细算会理家务。干大事,打天下就不行了,斤斤计较会误国误民,轻则丧家大则丧国。要前车之鉴引也为教训呀。

        大家乘凉,休息够了,王安让队伍牵着马,像驮队一样,慢悠悠赶往远处去了。

        一队人来到了一个叫做卢山的地方,卢山老百姓见了面面相觑,躲到了屋子的楼上不敢来看热闹,独有一个叫做程半壶的老人前来问候。你们是什么地方来的人马,驮什么来买。

        王安说,南方来的生意人。

        程半壶说,咱叫程半壶,咱的老家早年也要南方,后来跟着白莲教来到了江西,白莲教被打败了,官差没有杀咱,让留在江西当老百姓,一直住到了今天,没有见过几个南方人,你们可否到家里一坐,人多,饭给不够,酒也给不足,茶水倒是可以请大家喝个够了再上路,往前去高温天气到了,你们得备足了清水才可以呀。

        王安回答说,谢程老关心。然后问张副带队,副大,是否可以一往。

        张副带队说,程老,你家离这儿远吗。别是住在大山里,骗咱们去上当吧,要走远路,没有时间耽搁呢。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