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节 (3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八节 (3 / 4)
        于是两位老先生,立刻抛弃了思想上的对立,极为热情的向刘荣介绍起自己的这些宝贝来。

        “殿下,这是夫子著的《春秋》。”老先生辕固生,今年已经七十有几了,作为现存的为数不多的经历了秦末战乱的老人,他的身体已经非常衰弱了,甚至需要旁人的搀扶才能正常行走,他抚摩着那些比他生命还要重要的竹简道“当年夫子著《春秋》而乱臣贼子惧,可惜啊,《春秋》的原本已经被秦始皇焚毁了,现在的这几卷,是公羊氏保存下来的残本,和原来的《春秋》已经有了些差别……”

        “这是《孟子》……这是《尔雅》……这是《周易》……现存的儒学之书,老臣差不多找不齐了,可惜的是《乐经》被彻底的焚毁了,再也找不到了!”老先生提起这些书,就唏嘘万分,特别是提到《乐经》的失传时,更是万分痛心。

        相比儒家经典遭遇的悲惨,黄老派的典籍算是现在保存的最完整的,和最好的了。黄生老先生,自然不会让儒家抢了风头,他拉过刘荣,指着地上的竹简亦介绍起来:“殿下,这是老子的《道德经》,治世之言啊,这些是黄帝四经,上古时期流传到今天的学问……这是《天道》庄子写的,假如殿下要看,老臣,可以让人手抄几本!”

        辕固生亦赞同道“老臣也是如此,若殿下要看,明日老臣便令人送几份手抄的,到殿下手中!”

        刘荣自然谦虚的道“如此多谢二位先生了!”他眼珠子一转,旋既便找到了更加有利于自己的办法,便道:“寡人今日见了这些典籍,心生喜好,虽二位老先生,慷慨解囊,不以寡人愚钝,授以先圣之书,但是,二位老先生可知,这世上尚还有无数的年轻后进,正苦于无法找到先圣之书,而疲于奔波?”

        “这……”二位老先生一时语塞,他们可都是当世鼎鼎大名的学问家,一辈子都在干着传播先圣文化事业的事情,虽然在过去数十年,他们得到了大汉国****的大力支持,得以广收门徒,讲演先圣思想,但是,毕竟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而若要他们将那些被他们视为比生命更重要的宝贝竹简拿出去送别人,那还不如,杀了他们干脆。

        “老臣等愚钝,不知殿下所指何意,还望教之!”

        “不敢,不敢!”刘荣连忙谦虚道“寡人这里有一条建议,不知二位老先生是否愿意听听?”

        “殿下请说!”这时候,大殿中诸臣的注意力终于集中到了刘荣身上,就连天子亦饶有兴趣的坐了起来,要知道,传播文化知识,等同于为帝国培养人才,此事意义之重大,甚至远在其他诸事之上。

        刘荣心底自然暗暗欢喜起来,表面上却依然谦卑的道:“寡人以为,二位老先生与其将手抄的珍本送与寡人,何不,每本书多抄几本,汇集一起,于长安城繁华之地,立一书馆,允许天下后学自由借阅?如此一来,先圣之说,将逐步推广到天下每一个角落,识字之人,皆可随时阅得?又可防止后世小人,曲学阿世,岂不美哉?”

        二位老先生一辈子都在干教育,此时听了刘荣这个建议,思想一下子就活泛起来,他们不是政治家,只是纯粹的学问人,所思所想的,不过是更好的把先圣的学问和思想,完整,公正,客观的教育给后人,使这些文化不至于毁灭在他们这一辈人手里。

        此时听了刘荣的建议,自然是满心欢喜,不过此事,到底不是他们这两个一辈子都在搞学问的老人所可以承担起来的,于是他们将眼睛看向天子,希望天子可以允许此事。

        天子想了想,也觉得这个办法不错,便回道“太子之策,朕以为甚善,不知诸位臣工的意思?”

        这就等于在说废话了,朝堂中的大臣,大都是儒家和黄老派出身,对自己的信仰,那是极端的崇敬,那里还有什么二话。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