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八节 (2 / 4)
诸大臣自然连忙道“陛下圣明,理当如此!”
而作为黄老派的坚定者和虔诚的信徒的窦太后自然首先出来为自己的信仰正名:“皇帝所言,哀家以为甚是,不过哀家始终以为,这世上的学问啊,还是黄老学好……‘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说的多好啊,这天下,就应该如此治理。”
天子自然不敢在这个大是大非的问题,顶太后的牛角尖,连忙道:“母后所言,甚合朕心,然,明经义,才可知圣人之义,是故,朕以为,道理和学问,还是辩一辩的好!”
窦太后笑道“皇帝之言,哀家自然赞同!”
她扭过头去,对身边人道“给哀家将黄老先生请上殿来!”言语之中已是带着十二万分的自信。
这当然是自然的了,这个黄老先生,来头可不小,他乃是目前大汉国治黄老之书诸子中,威望最高,学问最好的一位,时常与窦太后讲解老子《道德经》等文,乃东宫贵宾。
天子则道:“朕闻有博士辕固生,治《论语》,才德兼备,堪称国士,便令他上殿与诸子一辩,诸卿以为如何?”
大臣们自然是齐声赞许,高乎天子圣明。
没过多久,两位主角便先后上殿了,两位都是老先生了,他们的身后都跟着好几个下人捧着一大堆竹简,像宝贝一样伺候着。
这是自然的,因为,这些竹简即使是这个在这个时代亦属于极为珍贵的文献,甚至是孤本,它们都是这两位老先生,穷尽了毕生精力,从战火的硝烟和废墟中抢救出来的珍贵文献,是战国时期无数思想家的毕生心血所在。
刘荣见了,难免好奇,便走上前去,给两位老先生行了个弟子礼,道“二位先生,不知道,这些竹简,能否让寡人一观!”
当然,他这样做,也并非全是好奇,主要的原因,还是表现自己一把,在大臣们心里树立起一个好的形象,当年,汉太宗文帝刘恒,便是此道的高手,没事就对他的臣子们说‘朕德薄……’结果硬生生的感动了一大批人,周勃,陈平纷纷倒在他的装B战术之下,由此可见,政治家,必须装B啊,装B才是王道。
而立志以文帝为榜样的刘荣,正在从生疏中走向成熟。
两位老先生,都是做学问的学者,一辈子都沉浸在先人浩瀚无边的思想智慧中,那里有这么多政治心机,见了刘荣这个做太子,一脸真诚,而且语气尊重无比,像极了一位认真的学生。
人家太子殿下都把身段放的这么低了,他们怎么会不肯?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