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番外篇:农庄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八章 番外篇:农庄
  却说自光武帝统一实行了农庄经济以来,各地的农庄间非但没有联合起来成为附属中央的一股地方实力,反而各自各怀鬼胎,勾心斗角,搞得民不聊生。因此农庄兼并战争在东汉初期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甚至危及着中央的统治。对此光武帝欲下民寻访,但是却出现了一种令人想不到的结果。

  有一次光武帝趁着东汉上台经济恢复不久的时候想要来下访民间来关心社会的生活情况。当时因为东汉刚刚建立,在先前新朝王莽的战争接连打击下社会的经济已经进入了崩溃的边缘。因而在光武帝统一后仍然只是处于百废待兴的过渡阶段,因此光武帝之时农庄经济算是一记良药。所以光武帝自见民众以来大多受到追捧和支持。当时的百姓不敢说任何一句政府的坏话,也没有任何民间组织敢公开叫板政府。光武帝因此自豪得意,认为:此为太学之盛治也!但是当时的随访大臣都普遍认为这只是因而兴办太学使社会形成一种儒道社会风气,然而光武帝对此仍是自豪于自己的治理。因此在他此行归去后,他加大力度支持着百姓实行地方农庄,甚至下放部分政治权利及经济地位给一些主要的农庄发起者。对此初代四君子曾经联合建言献策道“要吸取类似西汉初的局势经验,不能放任农庄经济成为地方的一大势力”但是光武帝却认为“民无实质的造反理由,不应该去遏制他们,这样反而会失去民心的支持”

  在之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汉政府确实如光武帝所言没有发生过类似“革命”的大动乱,而且各地农庄甚至在立场上还是支持光武帝的统治。甚至逐步增加加封力度和权利,然而这样的举动也为后来的“农庄战争”埋下祸患伏笔。

  但是在此期间,各农庄却是不联合的,各农庄在社会上一直进行着斗争。比如荆州财团因为身为皇族财团(四君子中荆州名士的家族,因为他是开国功臣,因此光武帝将财团赏赐给他的家族)就和扬州皇室财团、益州皇室财团三大财团成为当时四大争霸的农庄。因为依仗着四君子的政治地位以及功绩、汉帝的提拔,各财团的家族中人普遍认为政府已在长期战争以及长期和平时的懈怠而大大削弱了军事力量,因而各自图谋慢慢壮大势力,好在某次大战中重新主导中原之世。因此社会不但是大农庄间的战争,小农庄间的战争也时常发生,不过因为小农庄本身地位以及实力的有限,无法形成一股潜在的大军事力量,因此小农庄的兼并战争就成了赌博。据说曾经有个叫李中的人路过一处小农庄的领地(各自意识形态对立而划分各自区域,小农庄最多也就是十几个小县城的规模),来迎战主家的一方是这样设定赌博游戏的:各自赌拼象棋,以当日的天气情况来设定先后手:太阳大而云少为先手(主方),云多而遮住抵挡了阳光的强度则客方为先手。客为楚河,而主为汉界。每次赌注为15~20五铢钱(受主方规则影响,输的客方需要交出大约10%的军粮和资金)每次赌完几乎都会再次进行比赛,因此将按比赛次数依次叠加赌注(一次就2,两次就4,三次为8…)若主方一直赢而客方想要退出就得交出人手不然就要进行小型民间战争。因为小型农庄参政后几乎都会受到大型农庄的垄断和压制,所以小型农庄基本无法发挥政治实力。而据李中说大型农庄兼并战争除了也是这种象棋比赛,还有地方战争和不断参政议政的斗争。但是因为汉帝认为虽然民间动乱颇多但是主要一出兵大型农庄战争就会不战而解所以更不在意放任农庄的发展,因此在农庄战争频发而汉廷无为的催化作用下,社会开始变得逐渐动荡甚至冲击了儒学在社会的统治地位并因此间接造成社会治世思想的混乱,甚至有人开始怀疑汉政府,而因为大型农庄兼并战争也分化了四君子的团结力量更使中央的实力大大削弱。因而那段时期是一段东汉的“黑暗时代”。

  而真正暴露大农庄的野心是在光武帝去世的时候。那天,汉明帝匆匆登基,而汉政府的第一件事却是去举行国葬。这给了四大农庄突击的机会,四大农庄暗暗联合成为一股巨大的可以媲美地方诸侯的大财团势力直直逼向长安。但是明帝则是临危不乱举国之力全力反扑农庄叛军,甚至还叫匈奴南下攻击借力打力猛扑叛军。在艰苦的长期抗战下,东汉政府最终击退内外反动势力重新入主中央。

  在明帝及忠臣、汉室忠士死战之下东汉政府重新入主,因为这一明战使得明帝名声大噪,他以他的实力证明了自己,正式成为一个合格的君主。

  在汉帝重新入主中央后,他释放并且招安了那些农庄旧臣们,也释放了被农庄兼并战争影响而被囚禁的四君子。他用更高的工资和福利待遇鼓励着农民和手工业者的生产来代替农庄经济,取消了农庄并行制,他又鼓励兴办太学,重新主张以儒法治国,实质上也继承了董仲舒的新儒学治国方法。

  后来章帝也继承了明帝的治国方略,积极巩固国内局势时也积极对外作战,造就了东汉盛极一时的明章之治。

  因此农庄经济以及农庄兼并战争在汉明章二帝时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失去了它的危害性作用。但是并非他就完全消失了,在梁冀专权三十年间有过复辟(适应梁冀集权需要,但是这是被梁冀个人垄断的),而在汉桓帝重新入主平定叛乱后,他又再次迅速消失了。

  其实对于历史的解释总是有两面性的,而究其会不被推行之因也无非就是源于地方财团头目心中的权名至上观念。可见,欲望会使历史发展但是也会使人变得肮脏,而梁冀的正史结局确实就是如此。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