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起源的先世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章 起源的先世
  却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和。周末七国并争,并入于秦。川堰水利显仁治,阿房一宫尽民心,函谷一举沉重击。项刘义军战南北,秦灭遗留双雄争。山东多有得意势,霸王少军显神勇。自恃猛军不得用,沛公君臣拢民心。鸿门一宴显胜负,四面楚歌遗垓下。楚汉相争西汉立,集权高祖诛功臣。文景之治复兴世,汉武一帝创盛世。汉武遗世汉宣继。

  汉宣强诛北匈奴,柔仁好儒奸势起。成哀二帝疏汉政,王莽篡汉立新朝。绿林赤眉趁势起,关中复儒施光武,光武中兴立东汉。

  却说东汉光武帝刘秀初立时,为鉴于前代权臣干预外戚篡国、地方权重而导致后期中央权弱难安的历史教训而实施柔道治国:列侯赐福于诸位功臣但禁止其参与朝廷政治活动、打击功臣权力以加强中央集权,时名臣伏湛、戴涉等人都受到影响,仅邓禹、李通、贾复三人可参议大政。三人深知刘秀心迹,时光武“除甲兵兴儒学”已为其手段。建武二十四年重申阿附藩王法禁诸王宾客交流来往结党营私搜捕其身大压其势。政治上又削三公分以尚书,强监察刺史以制地。经济上释婢为民,大兴农耕。社会上太学林立,农庄大起。

  明章二帝时派窦固、耿秉二将北征匈奴占据伊吾,又西进西域,时哀牢国附汉设永昌郡。明时闻西佛,派使者求学天竺沙门并建白马寺于洛阳在国内大兴佛学。明帝时又赐公田代种食给贫民、兴水利来推动经济发展,大幅推动明章时期的人口流入。二帝也继承光武之治,防外戚权臣来加强集权,又安抚流民赈济困民,大修河汴,期间又经营西域对抗匈奴,形成和“光武中兴”相媲美的“明章之治”。但是汉章帝任用外戚的这一举措,为之后的东汉王朝的政治斗争埋下了祸源。

  汉明永平十三年后为外戚的大人物梁商出生,年轻时拜郎中升黄门侍郎。顺帝永建元年(公元126年)时梁商世袭其父乘氏侯,梁商主招羌胡、附宦官大而势受诬陷同害曹腾孟贲时力提赏罚得度挽自清是示意为忠。二十八得一子梁冀。后将妹、女联姻于顺帝,为其子把持后汉朝政准备了条件。永和六年(公元141年)八月去世前告诫其子梁冀“生时无功而受过禄,死而耗大国资,不可不俭且不可不忠”希望将其忠心托付给这位儿子,而虽然梁冀听而从之也对其父的去世痛哭流涕甚至悲伤至极,但终是因为他父亲所留给他的宦官大势而冲击权势转而最终成为乱政之人。

  永和六年六月时年四十一的梁冀有次上山打猎,本是见着一只大鹿向前经过,梁冀命令部下宦官中的武官埋伏在附近的草丛边备箭狙击。只见一少年从东边飞速奔出,那少年如狮子一般迅猛一把扑至鹿身,左肘压制着鹿角,侧身勾滑至其头部时突然挥出一重拳猛击鹿目,大鹿也不甘示弱一直用力摇甩头部想要把那少年丢出,又暴怒地用脚有节奏地配合着踢击少年。少年则双脚踩踏到他的背上抓住其重心不稳企图回身将其猛地翻倒在地,大鹿来不及反应顺势被压倒在地上,那少年却又灵活地抓住鹿身重心来回翻爬来消耗着大鹿的体力。那大鹿似乎是心有畏惧正想转头离开,却被那少年从腰间抽出的小刀快速地各处割击而疼得惊叫一声扑倒在地,最后少年跳跃到空中后落地顺势斩下鹿首强占猎物,正是“人鹿大战死谁手?须臾英雄数少年”。那少年正准备带猎物离开时,突然听到附近草丛中有人说道“放箭!”,一时惊得手足无措,但又胸有成竹地顺势投降:“此物为天君所有,小辈岂能自取?”

  “梁冀大人,为之奈何?”那些侍从说道

  “虚实之辨,吾何惧哉!”

  梁冀现身后瞄了一眼少年前面的刀,暗暗笑道:“既为君物,何陋如此?乡野小儿,如此小戏矣”“若生之,则以我济之”那少年自也识趣,言:“如此甚好”接着少年带着梁冀和他的侍从来到他的家里,少年吩咐他的父亲:“请酒肉作食侍大客”他的父亲就跑到厨房做食物。梁冀望其宅境,多有鲜红,笑道:“此境之喜莫如盛世!欲以酒醉助兴”少年出门就为他买酒。过了半晌,酒食未到。梁冀心想:此必为圈套!于是带领侍从杀进厨房,并大屠村人,少年归来时也死于乱军中,梁冀面对少年大笑:“儒学之世代此人必为乱者,何况还想害我!”将少年此村人屠杀尽之后,忽然见到床下有个正睡着的婴儿,梁冀见其睡得安详平静,闻声也不受影响,就收为养子,离开时为了掩盖证据火烧村庄,因为村庄被五棵大松树包围着,所以这次打猎又称“壮松宴”或是“松庄案”。正是“狭路英雄争心智,壮松一宴明冷暖,龙虎相争归龙游,路人一知伯卓心”

  却说梁冀归来,侍从不解其为,梁冀以楚王汉祖鸿门之宴以自比知项羽心的张良,时侍从无不赞其多智。后来因为父亲的上书赦罪使得他这次事故后安然无恙,这也进一步刺激他的野心。待其父终,因疑其婴之无用,欲拔剑杀之,时受其妹建议“杀之无益而不义”才停止杀戮。正是“臣民相斗黑子圆,暴心野望背父道”

  梁冀本人又好杀戮。朝中曾有名臣建议汉帝将其贬到边远地区当地方官削弱他外戚势力在中央朝廷的影响,但终究因为汉帝的纵容和无力而使其长期权倾朝野。梁冀多次诬陷针对他的忠臣并多次制造惨案屠杀贤良。后与李固的宦官势力竞争中也多次落井下石,使东汉中后期处于长期黑暗的政局。但为人虽多疑而轻于防备而使多次敌人的暗杀行动几近得手,而他躲过的暗杀祸源在后来却也深深影响到他的养子身上……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