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二十六.小试牛刀 (1 / 3)
一切已经准备妥当,为此我牺牲了儿子的性命,牺牲了女儿的幸福,为了我心中的盛世,为了我理想的世界,这一切值当吗?
既定的事实,想起只会徒增伤悲,日子还得一天一天的过,路还不得一步一步的走。
变革,从今天起,让国家更富强,让人民更幸福。
首抓教育,对全国琐事等定立等级,设置祭祀五谷的神庙,并令郡国置学校:郡国叫“学”,县、道、邑、侯国叫“校”。校、学置经师一人;乡叫“庠”,聚曰“序”,序、痒置《孝经》师一人。
以前是私学,现在起,官学和私学并举。国家引导,提高全民的素质。
在社会中树立道德模范,提倡孝道,京兆尹金钦因污蔑祖先被逮捕,作为反面教材,自杀于狱中。
建立明堂,辟雍和灵台。倡导科学,提倡教育。
明堂,是古代帝王所建的最隆重的建筑物,用作朝会诸侯、发布政令、秋季大享祭天,并配祀祖宗。
辟雍本为周天子所设大学,校址圆形,围以水池,前门外有便桥。王莽恢复辟雍,后历代皆有辟雍,作为尊儒学、行典礼的场所,均为行乡饮、大射或祭祀之礼的地方。
灵台现代指放置骨灰的地方,古代指天天文台。周朝称观测天象和奉神占星的场所为灵台。
汲取大灾的教训,在全国大量建设”常满仓”,保证国家的粮食储备。《晋书·食货志》:“永平五年作常满仓,立粟市於城东,粟斛直钱二十。”
”常满仓”就是”常平仓”,是中国古代政府为调节粮价,储粮备荒以供应官需民食而设置的粮仓。主要是运用价值规律来调剂粮食供应,充分发挥稳定粮食的市场价值的作用。在市场粮价低的时候,适当提高粮价进行大量收购,不仅使朝廷储藏粮食的大谷仓一太仓和甘泉仓都充满了粮食,而且边郡地方也仓廪充盈。在市场粮价高的时候,适当降低价格进行出售。这一措施,既避免了“谷贱伤农”,又防止了“谷贵伤民”,对平抑粮食市场和巩固封建政权起到了积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愿望。王莽觉得”常平仓”的平仓不够吉利,遂改为”常满仓”。
为防止“常满仓”官员弄虚舞蔽,虚报库盈,避免灾荒之年无粮可食的场景出现,对这类官员实行酷刑,关系民生,坑蒙拐骗发现一起重处一起。绝不容许“仓鼠”的存在。
在长安城内建学者住宅1万套,网罗天下学者和特殊本领的人,其中招揽特殊本领人才几千人,常住长安。这在古代绝对是一个创举,首次大量的向民间征招知识分子,不是指单纯的儒学大家,还包括特殊本领的人。并由国家提供住宿,想来应该会有配套的生活待遇吧!“安得广厦千万间,庇得天下寒士尽欢颜”。好嗨哟,不由得吟起杜甫的诗句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