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二十二.专权之路 (1 / 2)
现在我已经再次成为大司马,吸取上次的经验和教训,我必须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必须建立一支高效的,令行禁止,得心应手的行政队伍,对队伍内的一些杂质,一些噪音必须进行适当的清除。队伍内只能保持一个声音,这样才能更好的大展拳脚。
叔父们老的老,死的死,就让他们继续他们的荣华生活。但五叔王立却一直在长安城,
从小到大就知道他的破坏力,倚老卖老,目无王法。他就像一只苍蝇,无论你端出怎么可口的饭菜,只要他一沾手,立马就坏了菜。堂兄王瀚自杀后,收敛了一段时间。汉成帝一走,夹着的尾巴又露出来了,原形毕露,吃相一次比一次难看。有他在,没有哪一条法令会得到实施,他总会先于别人去触犯它。
对于王立,王莽是不敢用强的,最后假借王政君之手将其赶出了京城。王立一走,整个长安城就没有王莽不敢得罪的,我需要一支纯洁的队伍,杂质必须清除。
清洗很讲究技巧,要温水煮青蛙,使别人在不感到危险时制服他,不给他狗急跳墙的机会。
时任宰相孔光是个人物,仕途二落三起,为人有点迂腐,胆小怕事,谨小慎微,王莽很多事情都借他的口,让他冲在最前线,而他却不自知。
孔光,字子夏,曲阜人,孔子的十四世孙,太师孔霸之子。年未二十即举为议郎。后光禄勋匡衡推举其为方正,入朝任谏大夫。后不合汉元帝之意,被贬出朝任一小官,后辞官回家收徒讲学,此为一落。
汉成帝即位,举为博士,几次到各地检查冤狱,教化风俗,赈济灾民,后迁为仆射、尚书令、御史大夫。绥和二年(前7年),又迁为大将军,继而拜为丞相,封博山侯。哀帝刘欣即位,封为千户。因在朝中力主扶正除邪,傅太后指使亲信加以诋毁,被罢免还乡,此为二落。
元寿元年(前2年),傅太后去世,哀帝又令孔光入朝,授光禄大夫,在哀帝去世前夜再拜为丞相。
孔光的女婿甄邯是王莽的死党,在王莽才任黄门郎时就被王莽的人品所折服,憧憬王莽陈述的理想世界,己追随王莽多年。孔家从来家风严厉,朝中之事从不在家言谈,长乐宫温室殿的树,都是一些什么树,这种无关痛痒小事都不会说的人,女婿,子女的公务就更不会过问了。
公元1年,王莽提升孔光女婿甄邯为待中兼奉车都尉,一方面是为了布局的需要,另一方面是向孔光示好。
孔家后人,在封建王朝是自带光环的。
王莽时常向孔光请教儒家学说,青年时期的王莽本就讨大儒们的喜爱,身居高位,而谦虚待人。高官厚禄,却节俭爱民。这不就是孔子所言的圣人,加之王莽儒学理论水平也高,各个大儒皆把他当成了同道中人。
孔光也是,慢慢的就把王莽当成了自己人。
孔光是当朝丞相,名儒,为世人所信任、仰慕,太皇太后也敬重他,总是按礼节接待。王莽知道孔光出面比自己出面更好,凡是要打击政敌,总是由甄邯告之孔光,由孔光帮助起草文件,最好孔光出面上奏。先后上书弹劾前将军何武与左将军公孙禄,准奏。两位各得一票的将军,被免去官职告老还乡。装什么清高,哪里凉快哪里呆去。
网罗罪名,罢免部分和自己不是一条线上的高官。中太仆史立,泰山太守丁玄,南郡太守母将隆,河内太守赵昌相继被免。这些人大的毛病都没有,主要是不作为,官本位思想严重。与其这样,还不如任命有朝气的,爱干事、想干事的能臣。
剥夺高昌候何武,关内侯张由爵位。二位的罪名是诬告冯太后诅咒太皇太后王政君。这个就和“莫须有”罪差不了多少,反正都是查无实证。
布局仍在继续中,让亲信甄丰和甄邯主管纠察弹劾,对百官进行约束,发现违纪违法从重处置;任命亲信平晏管理机要事务,所有的奏折必须经他检验,方可上传;任命刘秀负责舆论,孙建为爪牙;甄丰的儿子甄寻、刘秀的儿子刘棻、涿郡崔发、南阳陈崇都因为才能受到重用。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