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十七.初露峥嵘 (3 / 3)
足兵
强化汉武帝时期的马政政策。王莽清晰的知道,中原政权的主要敌人来自于北方,而北方主要就是骑兵,要想战胜北方强大的敌人,只有拥有自己强大的骑兵,而要想有一支强大的骑兵队伍,就得必须保证有足够精良的马匹。
汉代出于巩固国防和对外战争的需要,极其重视马政建设。太仆主持马政,京都有“天子六厩”(京城设有六所皇家马苑),边郡有执掌36所牧场的六牧师苑令,从玺印材料可以见出,各郡县还有负责马政的“马丞”。汉代马政法令也比较多:萧何作“汉律九章,创加厩律”;吕后时曾禁止母马等母畜外流;晁错曾制定以免役的办法鼓励民间养马的“马复令”;卫绾曾建议禁止高5尺9寸、10岁以下的马匹出境(马弩关)等等。这些法令的颁布和实施,使汉代马源总体来说比较充足。但有时因穷兵黩武,马匹锐减,不得不采取一些临时措施,如汉武帝时采取了提高马价、由郡国调马、从民贷马、卖爵得马、民养官马、亭养母马、籍吏民马等措施,甚至不惜发动侵略战争,从大宛掠取良马。汉代马政情况,在《史记?平准书》、《汉书?食货志》、《汉书?百官公卿表》、《后汉书?百官志》、《文献通考》中多有记载,上述内容即主要引自这些文献。此外,在汉代的玺印、瓦当中也有这方面的资料,如玺印中多发现有“马丞”字样,《金石粹编》卷二二及《金石索》卷六所收案瓦中有“马甲天下”、“六畜蕃息”两瓦,这些资料说明汉代对马和马政极为重视。需要说明的是,汉代的马政在不同时期也有着不同的变化。汉武帝时期,马政建设达到了高峰。
汉文、景二帝尚黄老之学,以清静无为之策休养生息,得“文景之治”。名士晁错给文帝建言,令民间有车骑马一匹者,免三人兵役。文帝采纳。使得民间养马者众多,马匹的数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汉武帝时期马政管理最好,但是由于年年征战,马匹的数量急剧减少。
汉成帝后期朝廷派系争斗不休,统治阶层昏庸奢靡,百姓饥馑,士马羸弱,皇帝和宗室贵族一方面沉溺于声色狗马中,另一方面却大量裁减边郡马苑,马匹来源锐减,马政不兴。
王莽及时的发现这个问题,重新重视马政。
马政除了维持马匹的数量,更将重心由数量向质量转移,进行马种改良,以大宛马为种马配种。当时中原的马匹,只有北方的适合战斗,西南的马匹又矮又小,只能负重。力争经过数年的改良,出现适合中原的战斗品种。
中原政权从来就是步兵依靠堡垒,长城等,来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骑兵,汉武帝则开创了骑兵对骑兵的战术,有效打击了游牧民族。王莽深以为然,加强了军队的骑兵配置。
加强军用物品的改良,改良投掷车。改良马具等等。
民信
现在的王莽,社会威望已经很高了,大儒们把它看成精神楷模,而劳苦大众又把它看成能改变切身生活的明灯。
现在他的头上还有汉成帝,民众要信任一个国家,在封建社会就是信任他们的皇帝,过了才是能臣。
他们的皇帝,日夜在和德宫忙碌着,正在进行最后的疯狂。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