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段子手杨支书 (2 / 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八章 段子手杨支书 (2 / 2)
        比如结婚大喜,娶亲人家一定会请两个儿女双全身体健康的妇女帮着整理新床。她们干活时照例要讲:“铺床铺床,先铺两档,先生贵子,后生娇娘,儿女双全,人丁兴旺,夫妻恩爱,福寿绵长。”说完这些吉利话,主人家就会送上两个早就准备好的红包,新房喜气洋洋。

        新娘子进村了,庙街的小孩呼啦围上去,齐声喊道:“新娘子,腿腿长,生个儿,棒槌长。”新娘子面红耳赤,旁边的人乐不可支。

        木匠、瓦匠在关键工序,也要说四言八句讨利是。

        木匠的关键工序是开箱。有人以为箱盖和箱身是分开做的,其实不是。木匠做箱子,最先做成的是一个四四方方,浑然一体的木头包子。必须经过开箱程序,从木头包子上锯出箱盖,装上合页,才能使用。正是因为开箱是一道关键工序,木匠师傅都会把这道工序留到其他活儿都干完之后才郑重进行。这时候四言八句又上场了:“箱是百宝箱,福气中间藏。先开东南角,家和人兴旺。又开西南角,银钱响叮当。再开西北角,月月都吉祥。后开东北角,全家喜洋洋。”

        房屋上梁是修屋盖房的关键工序,这时瓦匠师傅要说四言八句:“日地吉良,天地开张。紫薇高照,正好上梁。宝梁一上,大吉大昌。南极献瑞,北斗呈祥。宏开甲第,绍启书香。六亲祝贺,富贵久长。”

        庙街人渴望幸福美好的生活,对吉言祝词有虔诚信仰,倘若在关键场合无意说错了什么话,办事人家就会在心头留下一个大疙瘩。

        村里曾经有一户殷实人家,夫妻正当盛年,丈夫是一个多面巧匠,木匠活、瓦匠活,铁匠活、石匠活,样样能干,样样干得出色。妻子手脚勤快,内内外外都是一把好手。夫妻俩手头积攒了一点银钱,决定修一座砖瓦新房。新屋宅基地是丈夫拿着罗盘自个选定的,前有溪水潺潺,后有黛山如屏,旁有茂林修竹,视野开阔,出行便利,确实是一个宜居之地。新屋落成,粉墙青瓦、朱门红窗,俩口子带着两个儿子喜迁新居,兴旺景象叫人好不羡慕。可是像繁花经雨一般,这个幸福和睦的家庭在短短的三年内就快速凋零:先是丈夫染病,迁延半年吐血而亡。昱年春天溪水暴涨,大水冲进房屋,土砖墙经不起水泡,水退之后柱歪墙倾,好好一座新房竟成了不能住人的危房。在村里苦捱了两年,日子实在过不下去了,妻子只好带着两个儿子改嫁。

        庙街乡亲说起这一家子的遭遇,无不感慨唏嘘,说这都是因为新屋上梁时没注意讲吉利话造成的。

        原来,庙街的风俗,新屋上梁,瓦匠师傅讲完四言八句后,要站在房梁上向新屋四周抛撒糖果、花生等礼信,帮工、乡邻也早早守候在各个房间。师傅抛撒完礼信之后,会在房梁上大声依次发问:前面有没有?左边有没有?右边有没有?后面有没有?接到礼信的人就会大声回答:前面有、左边有、右边有、后面有。如此这般,才算皆大欢喜,上梁大吉。蹊跷的是,那对夫妻的新屋上梁仪式出了一个怪事,在瓦匠师傅问“后面有没有”时,得到的回答竟然是“后面没有”。

        唉,“后面没有”不就是说“没指望,没盼头,没后人”吗?老人们都说,这真是一个很不吉利的兆头。

        正是因为一方百姓对四言八句庄重如仪,所以男女老少时不时也会用段子交流,在这种环境中耳濡目染,杨支书从小就爱上了讲段子。让他自己都没有想到的是,因为会说段子,无意中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大家敬重他喜欢他,给他做群众工作带来了很大方便。

        二零零零年世纪之交,村支两委换届,杨支书交出了象征权力的村部广播室钥匙。没有了支部书记的身份,请他喝酒的人越来越少,他不以为意,呆在家里一门心思打理自己的柑橘园,每年也有上万的收入。有时也被村里办红白喜事的人家请去做都管,他顶着一头白发,指挥得井井有条。

        这么多年过去,老支书也将近八十岁了吧。在这个流行抖音、秒拍的时代,传统的四言八句已经提不起人们的兴趣,杨支书的段子,在庙街也后继无人了。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