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2章 第 42 章 (1 / 3)
本朝并不限制商人子弟参加科举,只是对那些家中有人做官的商户,朝廷每年都会定期派人对其进行各方面的审查。这也是山西这一带许多人哪怕家里有钱也不愿意送孩子去读书的原因之一。
商人可以参加科举,同时,官员们也能拥有一定产业,只是在类型和规模上都有严苛的限制,也同样需要每年都接受审查。
虽然暗地里还是难免会有许多灰色交易,但这一规定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官员们在利用职权敛财的程度和可能。
就比如袁县令,虽然他只是家中庶子,但袁家豪富,袁县令根本就不缺钱,完全没必要在任上搞什么巧立名目、鱼肉乡里的事,这也让他在百姓间的风评相当不错。
再加上袁县令自小被家族培养,说话做事都滴水不漏,虽然年纪不大,也是第一次外放,但这两年基本上没出过什么大错。
更别说,这袁县令的运气还相当之好。
刚上任没多久,就恰好赶上了金丝酿的横空出世,袁县令身为商人之后,触觉敏锐,第一时间就看到了金丝酿的前景和意义。
可以说,如今清源县城的经济虽然主要是由于金丝酿的带动,但其中也少不了袁县令的功劳。
王谨对袁县令这个人的印象也挺不错,因此,在收到袁县令派人送上门的帖子,感受到他对自己的重视之后,王谨也对这一次上门拜访多添了几分心思。
第三日上午,王谨穿着温氏前些日子刚给他做的新衣服,提着邓氏和董氏使出了浑身解数做出来的一盒各式花样的点心,谢绝了他爹和他大伯提出的要去送他的请求,直接步行向袁家走去。
一般情况下,县令和其家眷都是住在县衙后院的。但因为县衙的宅院都比较老旧,翻修起来也多有限制,因此,也有不少家里不缺钱的官员会在任上买一套自己的宅子。
显然,袁县令就是属于这一类不缺钱的官员。袁家的宅子距离县衙不远,也是整个县城中房价最高的地段,并且占地面积颇大。
这几年清源县发展蓬勃,再加上太原城的政治意义,王家宅子如今的价格都已经涨了好几成,想来,等袁县令将来把这宅子转手卖出去的时候,还能小赚一笔。
袁家的小厮显然是经过专业训练,对王谨的态度既不轻慢,也不会过分热情,令人感觉如沐春风。王谨将手中的点心递给其中一人之后,便跟着另一人往袁县令的书房走去。
本朝官员每逢五逢十休沐,今日是休沐日,袁县令正在书房里看书。
见到王谨进来,袁县令笑着同他寒暄了几句,接着便问起了王谨考上秀才之后的打算。显然,以袁县令的眼光来看,王谨考上秀才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了。
而说到对将来的打算,这也是王谨最近一直在考虑的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