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青青未识尘 (4 / 6)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三章 青青未识尘 (4 / 6)
        桓温休息两日,很快恢复了体力。桓彝现在非常器重他,觉得儿子这一别,很值得,如果一直带在身边,十年的工夫也长不了这一年半的阅历。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此言不虚。

        他打发桓温扮作寻常商贩,在郡城内走街串巷,查访民情。桓温不辞劳苦,除了郡城内的大街小巷,还骑马远至宣城所辖的泾县和广固溜达了一圈。

        刚刚回来用罢晚饭,桓温就把了解到的情况细细说来。

        “爹,我发现泾县县城虽小,城墙非常牢固,几乎没有受到破坏。如果郡城也能如此,应该足以抵御一般的战乱。”

        “哼!”桓彝想着就来气。“就是因为如此,江县令才反对按人头集资修城,不仅如此,还煽动其他县令一起反对,分明就是给我来个下马威。”

        “哦,他这么大胆子,不知道官场上反对上官,阻挠公事,上官可以治罪的吗?”桓温不解,按照军营中的规矩,临阵抗命,可以直接宰了。

        “莫非他有什么来头,或者有人给他撑腰?”桓温想起临来时郗鉴说的话,别看南方有些小郡小县,兴许背后就有朝中大人物的影子。

        “这怎能得知,他脸上也没有贴上标签!不过为父到任伊始,他还是蛮懂礼数的。”桓彝回忆起当时的情景。

        那是在到任次日,泾县令江播带着长子江彪来至府上,带来很多土产,晚上还留在桓家做客。酒酣耳热后,江播的称呼从上官变为贤弟,江彪嘴巴也甜,一口一个桓叔叔,很是亲热。

        桓彝虽然反感这种套近乎的奉承之辞,但想到初来乍到,江播生在泾县,在泾县任职十多年,根深叶茂,颇有势力和人脉,今后诸事可能还要多多仰仗的份上,也就半推半就,不以为意。

        酒宴散后,不知江播是故意为之,还是借酒盖脸,竟然让江彪拿出百两纹银献上!

        “贤弟初来履职,车马不周,衣食也缺。你看,堂堂郡守大人租的房舍这般寒酸,让愚兄心里不安,惭愧得很呐。区区薄礼,权作安家之用,还请笑纳。”

        宣城民生凋敝,百姓衣食无着,而江家出手就是百两纹银,还是区区薄礼。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