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有灵 第二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章 有灵 第二节
        至圣四百八十六年,距离“老于头”去世也已经过去了两年。木崖村的这些个居民包括他的几位“战友”,也依稀不记得这位昔日的老赌徒。岁月不饶人,村里的教书匠也从赵秀才便成了,城里落魄只身而来,一边备考一边教书糊口的许秀才——许志林。

        村里人打心里是尊敬有学问的人,许秀才的家用全是村里的人给张罗的。其中也包括那个老于头的遗物——一盏破油灯,许秀才一心赶考,每天伴着青灯要苦读到子时。每日读书声,映照着秀才挥笔的文墨,渐渐地那盏灯芯里有了褶褶光辉。

        许秀才依旧每日每日的读书写字温习功课,但让他忘不了的是他那铭刻进心里的刻骨仇恨。

        许志林本是大名府府城里药铺许家的长房长子,从小倒也衣食无忧,每日有书念,有帮同窗一起捣蛋慢慢长大倒也自在。许秀才少年倒也顺利,没什么大灾大难,天资充盈。年岁过了十六便考过了院试成了童生,又刻苦两年,年过十八便过了县试成了秀才。

        也是在这一年“许秀才”父母之命的定下了一门亲事。当铺的年方十三的张小姐张秀芝,许秀才的同窗偷偷托人去打过眼,知道张秀芝张小姐可谓是俏丽若三春之桃,清素若九秋之菊,是名副其实清雅秀丽的小家碧玉。许秀才也不止一次的幻想着和自己的“内人许张氏”举案齐眉,子女成群,好不快乐自在。

        如果在县试里名列前茅,便获得会试资格有机会乡试成为举人,便可成为一位人人敬仰的九品小吏。也可以不等张秀芝及笄(年十五)便可迎娶进门。至于为何不说会试夺名,那是因为天下承平四百多年,文昌武盛,每三年一次的会试仅仅参与者就有数十万人。

        像许秀才和赵秀才之流只能在大名府里算的上个不错的读书人,若说是博学之士倒也不算。毕竟大名府只是边陲小城,不能吸引更多的大儒前来传道授业。许秀才已经考了三次县试获得一次乡试名额,但乡试考试后名次离登上千木银榜最后一名也差了太多太多。

        许秀才又苦读了三年后,对这次年后县试决取的一百个乡试名额是势在必得。那样才有一丝机会成为至圣天子亲封的有品官员,获得千木爵典的提名机会。那样许秀才五年前那刻骨铭心的大仇才有机会得报。

        五年前,许秀才家的药铺大掌柜许伯牧,也就是许志林许秀才的亲爹。许家长房当家人,卖的成品药包-活血化瘀散,不知怎的药死了一名巡城兵张三五。被无爵十一品巡城御史李楠当街打死,许家二当家许仲牧为了拿下当家人的位置,巴结巡城御史李楠典当了三间药铺赔偿了事。而当铺的掌柜便是差点就成许秀才的岳丈泰山张一毛。事后清点家底的时候本属于许伯牧长房这一支的家产全部赔偿给了李楠。张一毛怕事情拖久,旁人知道其中缘由,便匆匆把女儿高价外嫁给一个富贵的行商,彩礼给长子又买了一个买卖。

        许家长房发妻邹氏,举目无亲,其他支房畏惧现任当家许仲牧的淫威。无人肯帮助邹氏,邹氏只得去往常邻居家讨口吃的讨碗水暂时苟活。一边托人给娘家送信,一边托人给自己赶考在外的儿子许秀才代信。但许家二爷许仲牧和几个想讨好李楠的巡城兵合计,去邹氏暂时落脚的几家人家里捣乱威胁,邻居都不敢再接济邹氏。邹氏不得已只能乞讨为生,但邹氏本就是小家碧玉嫁给门当户对的许伯牧,家里本也有使唤丫头。邹氏的身体算是娇生惯养的,根本吃不得苦,邹氏流落街头后不久便染病死了。邹氏遗体还是在发臭后,被扔进了城外义庄,后来被得知消息的许秀才同窗李记李秀才帮忙收殓,下葬在城外和许秀才父亲一起。

        待许秀才在临县周天府县试完毕接到家中巨变的消息时,邹氏已经病死。许秀才刚回到家乡便知道没了落脚之地。许秀才先定未娶的妻子张秀芝也被远方行商娶走。大名府城外仅仅只有两座无碑孤坟在矗立等待许秀才的归来,一起归来的还有许秀才落榜的消息。

        许秀才在同窗好友李记李秀才家借宿了两年,后来花光了自己的积蓄不好意思再死皮赖脸的借宿。便不辞而别离开了李秀才家,经旁人介绍来木崖村顶了心灰意冷不再参考的赵秀才的教书匠。

        许秀才心中仇恨着自己的二叔,仇恨着巡城御史李楠,所以每夜苦读的动力便是对二人咬牙切齿的仇恨。白天学塾里天真的童生郎朗倒也冲淡了些心中的仇恨,但等到天黑对父母的思念,对张秀芝的思念,以及对过去安好的生活的向往,慢慢的又滋生了无穷的仇恨。

        在许秀才的“陪伴”下那盏破旧的油灯里压灯芯的那颗小石子慢慢的越来越光滑,有了些光芒渐渐闪耀起来。但许秀才横不得一人分作十人日日苦读,实在是没时间去关注旁的。就这样那颗小石子就这样慢慢的有了一丝灵性。慢慢的记录了四书五经里的礼仪、仁孝,也铭记了许秀才的仇恨,人心的黑恶。

        许秀才温习到开春,交代好村里学童的功课作业。便背上自己的行李书箱,带上油灯,全部盘缠,只身踏上了去塔山县的路途。科举取士规定,院试在本县即可,县试避嫌必须去不交界的非临县参加考试,而府和县同行政级,州和省又高一级可以举行乡试,再高一级便是道,圣水王朝幅员万里,有十三道,一百零八州省,上千府县。

        塔山县同样是一个边陲小城距离木崖村四百余里,许秀才一直身体瘦弱,后来家道中落,经常吃糠咽菜营养不良身体更加瘦弱,这一路大概需要在路上二十来天,这还是不迷路天气晴朗道路好走的情况下。但许秀才还是对这次考试充满了希望的。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