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七章 幸或不幸初不知 跌跌撞撞到如今
幸运还是不幸运,迷迷糊糊通过了考试,混混沌沌折桂面试,就步入了事业单位行列。从前只知煤矿集团,学习机电工程也是为进入厂矿,也不知有没有命运之说,殊不知大学毕业空有十八般武艺,在社会上却步履维艰、处处碰壁,第一次参加公考,就这样稀里糊涂的成功了,至今为止已工作五年有余,以今忆昔,叹触不知道是幸运还是不幸运。
走投无路之时,是它收留了我,让我有容身之地,避免被世俗流言所刮伤。刚到避风港之时,满心慰藉,终于名正言顺得登上了大雅之堂,谈起事业单位比这些煤矿工人强多了,这也是2013年雷霆之击后首次可喜的事。15、16那几年,煤炭行情依旧不景气,即使在央企上班也会有三四个月开不出工资的情况,而且那时我刚上班,被分配在区里面的公路段,每天还算轻松,工资也能和井下工作的同学持平,而且月月准时发放。在15年每月4千多的工资,也比较知足,至少吃喝不愁。刚上班时,我被分配到养护道班,每天坐着养护车四处巡路,发现不干净的地方,就拿上铁锹或者大扫帚清理,下班之后和从煤矿井下出来所差无几。那会一周上六天,每天只用上半天班,从早上7点工作到中午12点,下午就可以休息了,也是不亦乐乎。不知道是年少无知,还是社会阅历太浅,工作时也不嫌脏不怕累,没有感觉工资低,没有嫌弃社会地位低,就是感觉有了编制,日常花费也够,每天傻乎楞登的过着。
在道班的工作持续了很短,也就两个多月吧。段部领导就把我调到了统计岗位,每天不用下路巡路了,坐在办公室统计各类表格。其实,那些数据经过养护职工统计本身也不准确,我在汇总时确钉是钉铆是铆,认真的过了头,搞的我经常性干不完工作,还要拿着表格回家填写。这让我想起来,我妈时长提起的,幼儿园组织计算赛跑,就是在跑道途中放一个计算本,小朋友们计算出答案,在向前跑。那会聪明的小朋友就省略了计算,随便填个数字就向前冲,因为他们知道老师不会来对答案正确与否,只会看谁先冲过红线。而从小到大傻乎乎的我,为了算出正确结果,会在那爬着一直算。当统计也没多久,大概一月左右,又调换新的职位,生产办机务管理人员,这也是工作五年来唯一和所学专业机械工程靠点边的岗位。其实也没多大关系,就是管理单位的机械设备,做好台账统计,及时加油、维修、保养、检车等,另外就是生产上有什么工作忙不开凑个人手,修过坑槽,划过标线,更换过护栏板。在生产办的日子还是比较轻松的,周边同事也很好相处,每天悠哉悠哉,从未考虑将来的路怎么走,下班找同学玩玩,日复一日,转眼就过了大半年。其实,那大半年的时光还是比较惬意,自己一人无拘无束,想吃吃,想喝喝,想玩玩,浪费了最好的晋升期。那会没有意识到单位小,将来晋升困难,更没有意识到尽然走上事业单位这条路,除了晋升别无选择。那会学校所学知识还有所储备,应该趁热打铁通过遴选考入更高级别的单位,这才算是迈上康庄大道。五年后看当时,玩的挺高兴,但错过了很多机会,可以说目光短浅导致的决策性错误。人生嘛,没有回头路,错了就错了,没什么好后悔的。
15年内蒙古正在搞“十个全覆盖”,说是十月底自治区书记要来我们市考察相关情况,市里面着急了,市高官着急了,要求各有关市直部门住在村里面搞建设。我也被抽调到了村里面,每天住在村里面的大院里,白天和组长在村子里查看各条道路硬化质量,晚上只能在窝在宿舍闲扯一会。那一住就住了一个多月,可把我憋闷坏了。满满当当忙活一个多月,可是把村子建设的富丽堂皇,自治区书记下高速就近转了一下,根本没去我们所在偏远的村。下乡助力“十个全覆盖”结束后,岗位又调换了。真是我是革命一块砖,哪里需要去哪里。市交通局项目办缺人,把我们5个新考进来的大学生抽调了过去。这是从基层到了市直机关,小鸡飞到了树上,瞭望了一圈,最终又忽抽忽抽落到了地上。刚开始让我们在项目前期办,跟着老大哥跑公路施工前期手续,去规划问土地设计,去国土问是否可以动工,去林业问占用耕地手续,去园林问移除花草程序等等。那会在建和即将开始修建的工程较多,前期手续跑起来特别费事,领导们都不愿意承担责任,相互推诿扯皮,一个手续去好几次也办不下来,深深体会求人办事难,即使是公对公。
前期办又没呆两天,成立了一个引线项目办,我又去担任环保工程师,几乎每天都要下工地。在工地上也没个准时下班时间,去了就开始协调各种事情,施工单位有什么困难,监理单位发现什么问题,路边群众有什么诉求要满足。每天忙忙乱乱,不过引线也在一点点向前申移,也算是付出的成果。那会在沙漠里面搭的彩钢房,中午不回去,就和施工单位一起吃大锅饭,虽然食材不错,但少不了掺杂些许细沙,总感觉美中不足。烈日下的沙子格外金晃晃的,就好似熔炼的黄金,即使躲在彩钢房下,也是酷热难眠。开着电风扇最大风力吹着,让思想勉强放飞,不知究竟是睡着了还是没睡着,反正汗水浸透衣服是不可避免的。那会干的活虽然辛苦,却没觉得累,大家干的活所差无几,尤其项目办主任冲锋在前,心里面也没有抱怨。在引线项目办期间,还有一次机遇,交通局缺办公室秘书,想在我们五个人中选一个,副局长找我们谈话。说是机遇,倒不如说是挑战,因为在当时来看,没有觉得秘书这个工作有多好,而且要放弃自己所学专业,着实遗憾。伺候领导的活是把双刃剑,不是劈开上升途中的荆棘,就是斩断前进路途的选择。在这个担当作为的新时代,领导基本没日没夜的工作,秘书也是马不停蹄,工作量也是异常的大。不管如何,最终其他人当选,我还是继续在工地上奔波。
持续了半年左右的时间,交通局工程科缺人,把我又抽调到了工程科,兼顾项目办的营生。那段时间,是两边都不忙,项目施工有序进行,偶尔下去看看施工质量即可,工程科领导安排的都是琐碎的小活,每天坐在办公室心里发慌。不是说工程科不忙,是不知道领导为什么不给我安排,回想起来是作为新人领导想先观察观察?不明所以,不过没在工程科呆两天,命运又一次发生了转变。转变的原因还要从在海南段工作时说起,公路局举办了一次演讲比赛,我就小试牛刀,意想不到得了个第一。这次第一为以后秘书之路埋下了种子,公路局也缺秘书,看我演讲不错,文采凑合,就把我从交通局要了回来,开始了为期至今的办公室之路。我就不明白了,为什么哪都缺秘书,秘书不需要专业对口?!还记得演讲比赛的题目是“燃烧青春,奉献公路”,这下可好,果然是花费了青春年华,埋葬了高人一等的梦想。2016年10月,踏入公路局办公室,开始了一无所知的征程。那会工作不到二年,在职场上还算是新手,不过更多的是性格使然,没有主见,凡事顺从。从一个门外汉变成拿笔杆子创作的人,仅因为领导的商议,就改变了一个人职业走向。工作四年至今,从未有人问过对文秘工作是否满意,能否胜任等,更怪自己唯命是从,唯唯诺诺至今。
老实人不适合在机关工作,不排挤你,很欢迎你,因为工作很需要你。刚到办公室,感觉格格不入,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会,我也发挥着老实人的特色,本本分分,不多说,不对,不仅是不多说,准确说应该是不问不说,交代什么工作,摸索着去完成,也不知道具体好坏。就这样,一项又一项的任务接踵而来,直到现在已堆积如山。还记得刚来办公室的第一项工作是编辑简报,那会是一个季度出一份简报,所谓简报就是将其他人写好的信息分门别类放置,编辑成册。总的来说不难,也忘记了自己具体忙乎了多久完成初稿,自己还算满意,办公室领导那顺利通关,就算完成了办公室任职来的第一项任务。在办公室负责精神文明,对于什么是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具体范畴,工作三年多到现在都搞不明白,就感觉自己是办公室的多面手,兵来我去挡,将来我去应。16年担负办公室文秘工作(包括会议前中后期工作,出行政文件,全局工作总结,领导需要写的相关材料、排值班表等杂七杂八的事件),精神文明建设(组织开展相关活动,收集下级单位信息和照片,编写、制作宣传简报,应对上级和开展本级相关检查),节能减排工作。17年在原有基础上增加创城工作,共青团工作。18年增加创卫工作,办公用房,临时也会负责党风廉政建设材料。19年增加扫黑除恶,公车,工会工作。到2020年面对堆积如山工作,首感应接不暇。内行人也许都知道,我上面所说的每一项工作在市直机关基本都是每一人专职负责一摊,虽然我们属于市直机关二级单位,工作任务有所减轻,但工作难度不言而喻。说这么多工作,我不是想说明我有多厉害,工作能力有多强,只是想说明一个没有背景的老实人,在这样的机关事业单位混迹需要付出什么。
刚上班在公路段时,过于稚嫩,如刚出壳的小鸡,迷离的遥望大千世界。后来借调到交通局,初步对工作中人际关系有了具体认识,也正在逐步明白关系网的厉害,如燕子低低略过湖边,突然抬头看见老鹰掠食。到了公路局,工作的时间长了,见的多了,听的多了,想的更多了。初到办公室,领导说年轻人多干点、勤快走、晚走点,咱听话,咱照办,换窗帘或安装新门,工人不走我不走,谁让咱是办公室最小的呢。过了快两年,办公室管收发文的姐退休了,来了个更小的同事,我以为担子能稍微减轻,前面已经复述过了,还不是一样在加码。没办法,谁让咱没人没背景,又不甘平凡一生,踏踏实实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加额外工作,只能寄希望领导慧眼识人。其实作为工科男,钻研个技术,专攻个业务,也许自己还在行,搞办公室八面玲珑这一块,自己确实差远了。上大学时期,自己还自认为喜欢尔虞我诈的生活,认为谁算计不过谁,只能怪自己本事不行,与人无怨!到步入社会,自己却屡屡吃亏,不是说看不懂,很多事情看懂了,不愿意去做,天性使然吧,但是就是这种天性让你在机关生活中进退维谷。人们都说,埋头干活,不抬头看路的人,领导是看不见的。准确的说,埋头苦干不是领导看不见,只是看见了又能如何。上层关系网牵扯的人,身边亲近的人,熬年限长的人,哪一个可以忽略。更别说,作为市直机关的二级单位只有在选人用人上只有推荐权,没有决定权,到了上级单位人家怎么决策又有一番波澜。再说,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你不努力干工作,怎么对得起新时代年轻人的称号。总之,活你得干,功就要等机会了。一起考进来的五人,已有两人近水楼台先得月,通过自己的努力率先得到提拔。他们在交通局借调,干的活领导看得见,所以在人事研究时,肯定比二级单位快人一步,不过平心而论,他们确实也付出不少,天上没有白来的馅饼,不过总算耕耘了有所收获。常听人们说,“时也运也命也”,年轻时狂妄自大,一度认为“自我横刀向天笑,谁人敢与我争锋”,后来一路蹉跎,几度迷茫,再也没有了天之骄子的傲气。更深刻明白了事不在人为,你以为你努力你就能得到?你努力是可以靠近目标,但最终能否触碰目标,还要看手握目标的人怎么来摆弄它了。不可置否,白手起家确实难如登天,但越努力越幸运的定律还没有被掩埋。一肩挑多担的日子已度过了数个寒暑,辛勤的付出不是没有人认可,领导和同事也知道你做了不少工作,奈何条条框框约束,有先进名誉没人争抢时,分给你一个,让你也知道组织没有忘记你,以图你更加奋斗。如果本单位大领导没有更换,新换领导肯定要熟悉工作,人事方面肯定不动;如果没有事业单位改革,市里面要求改革期间人员不能调整;再如果等一切条件成熟了,交通局大领导不高升的话(交通局大领导工作调动的话,交通系统人员又需原地待命一至两年),也许也能进一小步。所以这个机会还真是“可遇而不可求”。
莽莽撞撞就奔向了而立,感觉措手不及,一切来得太快,自己还没有做好准备,功不成名不就冲到了事业有成的年纪,深感惭愧,对不起大学母校的培养,当初努力的学习换来的仅仅是偏安一偶,此安并非安逸,仅能理解为苟且。2019年为了提升自己,也为了一雪前耻,证明自己完全有能力上研究生,考了个在职研究生。2019年10月步入婚姻殿堂,肩上责任更重了。剩余生活平淡无奇,无需记录。总结起来,自2013年雷霆一击之后,生活一直在和我开玩笑,但多数是苦涩的,这么多年了,好像唯一从心底里笑的就是查询到自己“进入城中”门票的成绩,一座虚幻之城。没有什么可抱怨的,它在玩弄你的同时,也给你留下了很多,虽说生活等级有所下降,但也没让你低人太多,虽说处处磕绊,但总给你了安身之处,虽说梦想难圆,但让你在缥缈的浮华中游戏人生,虽说种种,但又种种,哪有那么多好,哪又有那么多不好,前期过往只能说以前优秀过,后期实事只能说堕落不振,与人无怨。不管怎样,生活还在继续,一个平凡人在平凡的路上慢慢爬行,不求到达终点,不求欣赏风景,只为爬着,如有命运,看看命运之矛把我扎至何处,若有希望,只愿扬眉吐气,不枉空活一世。
谨以此篇纪念而立年之不出世!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