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无遮大会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章 无遮大会
  一年一度的“无遮大会”即将在轮台召开,轮台是塞族对于营地的表述。塞人没有家,只有暂时迁徙的居住之地,塞人称之为“轮台”。至于轮台的真正含义,为何起名为“轮台”,而不是其他的命名。即使是最博学的长老到如今也不清楚了,祖先们也没有对此有任何遗留下来的阐释。

  当然,也几乎不会有人去追究过“轮台”的真正含义,相对于塞人所有面临的问题,这实在是太无足轻重了。如果每件事都去追溯一切,塞人的存在就会变得更加模糊不清了。一切的团结稳定必须建立在不解释不清楚的模糊空间里,这十分的必要。根本没有人拥有真正有说服力的答案,既然所有的问题都得不到确切的解释,那么塞人千百年来被教导并且保持住的便是始终如一的静默。唯有静默,才能维持住基本的平衡,对于一个完全没有生产条件的族群来说,大局的团结稳定甚至愚昧都是十分必要的,因为这意味着群体能以最低限度的可能性活下去。极少的长老们掌握解读一切事物的权利,剩下的人听话照做便够了。鉴于一切生产资料的稀有性,必须强调,一再强调,保持大多数人的“愚昧”十分重要,十分重要,十分重要。

  所谓“无遮大会”,其寓意本身只是让所有塞人无所拘束的表达自己的观点,信奉的宗旨便是每个塞人都有说话的权利。能不能绝对做到这一点就另当别论了,至少在形式上的存在已经很多年了。

  最初,长老们允许召开“无遮大会”,也是被逼无奈。由于信息被人为造成了闭塞,尤其是上下传达被别有用心的人加以各种肆意的曲解。那么,在年轻一代成长起来以后,有很多疑问存在于少年们的心中,演变到最后便是理所当然的存在于行动里了,时局必然今非昔比了。长老们认为,越来越多的“出格”行为已经严重影响到了族群的稳定团结,进而干扰到了整个族群的生存?是时候实施新的策略了!因此在上一代的白衣长老在世的时候,创立了“无遮大会”,距今已经有60多年了。

  没有人记得第一届“无遮大会”具体的召开时间,对于塞人而言,时间是个最不值得关注的东西,因为它似乎永远都处于静止的状态。

  塞人的一切,在千百年来都处于静止的状态,有没有时间又有什么重要的呢。对于一个漂泊流浪千年的民族而言,时间最是残忍,如果过去和今天没有区别,那么,未来和现在也就没有了联系,停滞不前,也终将被飞灰湮灭。受现实情况制约(战争以及恶劣的自然条件),“无遮大会”无法做到年年召开,虽然名义上是一年一度,但是实际召开却是不定期的,历年来召开的平均值大致是每三年一次,最近的一次已经是三年前了。因此,所有塞人都无比渴望本次“无遮大会”的召开,最近三年所有发生的事情太需要一次及时的总结以及对错误路线的纠正和对于未来的规划。族人们需要知道,下一步塞人到底何去何从呢。难道我们塞人一族注定将一直悲惨到底吗?

  时局变动所造成的蠢蠢欲动,那微茫的火星正在悄然孕育着希望,很显然,这希望很有可能孕育了一场巨大的暴风雨。历经沧桑的长老们不可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古老的车师沙漠即将迎来一场百年未有之变局,是希望也是绝望。对于塞族而言,一个百年未有之变局就在眼前,出于本能,少年们绝不会坐视机会就这样过去,而老人们坚守的传统也不会轻易被打破。因此,所有的塞人都意识到,本次“无遮大会”将是一场新旧之间的对决。

  对于塞人而言,心之所往,皆为过往,目之所及,皆是故乡。四处流浪的日子,上千年的风霜雪雨,塞人的脚步早已踏遍了整个车师沙漠。

  曾经,在遥远的不能再遥远的过去,阿斯塔纳才是我们的国土,我们的故乡,我们死后应该埋葬的地方。高昌城,我们的京师所在,那高高的城池,那繁荣昌盛的土地,那一缕青烟所能飘过的幸福祥和,若总是在梦里,是那样的念念不忘。族人们的图腾伴随了多少个春秋,多少个饥寒交迫,塞人不会忘记,塞人不曾忘记。只有一种声音飘荡在山谷,徘徊在灵魂深处:所有的魂牵梦绕总有兑现的一天,无论以各种方式,无论付出怎样的代价。塞人今天所有的绝望和反抗,只是为了给子孙后代传递一种希望:死绝不会是终点。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