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将帅失和终致淮西军变 (2 / 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十二章 将帅失和终致淮西军变 (2 / 2)
        公元1137年8月8日,这一天张浚突然发现岳飞简直就是一位高深莫测的预言家。因为此前岳飞与他发生争执中提到的:“淮西军大将王德和郦琼私下不睦,若安排王德位于郦琼之上这二人必然会发生争执,而吕祉不熟悉军务,军中士兵难免不服。”这句话竟然变成了现实。

        原淮西军所部统制官郦琼、王世忠、靳赛等人因对吕祉、王德“上位”不满,吕祉因在军中没有威望而对郦琼等人不满从而密奏宋高宗企图罢免郦琼、靳赛等人兵权,恰恰吕祉这封密奏被一个叫朱昭的小吏透漏给郦琼。所以郦琼等人不待朝廷下旨就立即反动叛乱,带领原行营左护军的四万余人并裹挟着十余万南宋百姓投降了刘豫的伪齐政权。

        吕祉在兵变中被杀,王德因“嗅”出兵变前军中弥漫着的危险的“味道”而到建康向赵构报告从而得以幸免。这次兵变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淮西兵变,南宋政权就这样损失了近六分之一的国防军力。

        淮西兵变导致的直接恶果就是使原本对伪齐与金作战中逐渐扭转颓势的宋朝军队的实力大打折扣,而且使原本信心满满企图通过北伐收复失地的宋高宗丧失了对外作战的信心。

        而岳飞听闻淮西兵变的消息之后扼腕长叹道:“失此一军,北伐无期,北伐无期啊!”

        由于得到朝廷诏令岳家军中的王贵、李若需二人登上庐山苦劝岳飞下山。朝廷的诏令写的很明白:岳飞如不下山,二人当获死罪。

        经过二人的一番苦劝,岳飞终于是回到了鄂州。但宋高宗对岳飞自行解职这一做法十分不满,于是派张宗元到鄂州军中做宣抚判官意在监督岳飞。

        岳飞回到鄂州后不到两个月,就发生了淮西兵变。宋高宗也突然意识到自己由于偏听偏信犯了一个天大的错误,而张浚作为行营左护军的最高长官自然是难辞其咎。所以张浚不久后便引咎辞职。

        岳飞知道淮西兵变后建康附近的守卫力量变得十分薄弱于是他立即上疏表示愿意引兵至淮甸以增强赵构身处的建康附近的守备力量。但赵构对岳飞自行解职这件事余怒未消所以只让岳飞率军到江州驻扎。

        这场轰轰烈烈的淮西兵变最终是告一段落,张浚在后悔。他后悔没有听信岳飞的忠告,致使南宋军方在屡战屡胜一片大好形势之上蒙上了一层阴霾。赵构在后悔,他后悔没有坚持自己当初的想法将行营左护军交给岳飞统帅,二是听了张浚的建议。岳飞也在后悔,如果他在兵变前不任性解职而是留在军中密切关注着郦琼等人的一举一动的话,那么就很有可能减小这次兵变带来的损失。

        但是世界上已经发生的事情就成为了既定事实,再后悔也无法改变。所以人们就创造了“马后炮”“事后诸葛亮”等词汇用来讽刺那些在于事无补的情况下假装自己很有“智慧”样子的人。

        但是淮西兵变带来的恶果是无可估量的。这次兵变直接导致了位于南宋前线的江淮重地缺少了一只重要的守备力量,造成了前线守卫力量的空虚。而且淮西兵变后南宋政权无力在短时间内继续进行大举收复失地的北伐。这就为南宋主和派再次在朝堂之上取得话语权提供了机会,而且为第一次南宋政权与金签订屈辱的绍兴和议埋下了隐患。事实上淮西兵已经成为了南宋王朝在外交方针上由战转和的重要时间节点。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