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回 第2节 空见
“双绝”老人让朱烈转告李小剑自己要同圆荣和尚到少林寺住上几日,庄上大小事务由李小剑做主,不可他人代劳,让李管家这次的买货账本直接给李小剑过目,说完便同圆荣出了门。王顺和朱烈都有些诧异,大师兄李小剑最烦庄上的买卖和杂事,这次师父火急火燎地到少林,把山庄丢给让大师兄接管,大师兄恐怕也会撂挑子了。以前“双绝”老人云游都会提前事无巨细安排妥当,让李管家负责日常杂事,李小剑只是在重大事情上做个决策而已,这次却让李小剑全权负责,看来“双绝”老人这次是托大了。
随后朱烈三人便同去李小剑房中,来到房门口,见李小剑躺在躺椅上还在把玩蓝珠,三人见蓝珠光芒四射,一时有些呆了。李小剑起身对三人慢悠悠道:“老二、小四来了,哟,二叔,你也来了,拿着账本来的,是不是师父又让我对账呀?我这算术忒差,见了一二三就发晕,还是让老三看吧!”又要像以往一样要搪塞过去。
李管家与“双绝”老人本是同宗,父辈是上代庄主李心人的堂兄弟,随父投奔到山庄,自小便同“双绝”老人要好,深受“双绝”老人信任,现在虽为管家,但山庄上下对他都很尊重,因排行第二,庄上人都尊称他为“二叔”。李小剑、朱烈和吴静师兄弟三人都是“双绝”老人收养的孤儿,“双绝”老人却视他们如同己出,所以庄上人按其进庄前后称他们为“少庄主、二少庄主、三少庄主”杜安因是拜师而来,则称为“小杜官人”,王顺因一直由李小剑照顾,现在又拜李小剑为师则被称为“小少庄主”。
李管家见李小剑又要推责笑道:“小剑,这次可非得你亲自看了,庄主走时是特别交代,不得他人代劳。”李小剑继续把玩着蓝珠,笑道:“师父又瞧不到,师兄弟几个谁看都一样,师父这次又要云游多长时间呀?”朱烈正色道:“大师兄,这次师父不是云游,而是被少林圆荣和尚请去说是有要事相助。师父走得匆忙,交代庄上大小事务需由你全权做主,不可找人代劳。”杜安也随声附和。李小剑腾地一下坐了起来,将三人吓了一跳,只听他说道:“到少林了,白日里庄外马蹄声疾全是向少林方向的,师父这走了又如此匆忙,恐怕是少林出了什么大事,好些年都没有这么热闹了,这次要去瞧一瞧,呵呵!”对面三人听到面面相觑。李小剑见说得有些失礼,假装咳了咳,一本正经地说道“咳咳!恐少林出了什么大事,我们左邻右舍还是要去关心一下。师父慈悲为怀先行一步,我们也该去助师父一臂之力。”还不等三人接话,紧接着对杜安道:“小四,记得当年空见小和尚引你姐到山庄,这个要去好好感谢一番。你明日同安之带上厚礼去一趟少林,再给师父打打下手,少林那帮粗人不会伺候人,你同安之就伺候在旁吧!”这完全出乎三人意料,还以为李小剑会一起去。李小剑又对李管家道:“李叔,这账本还是明早拿给老三看吧,这几日的庄上事务还是麻烦您了,我这懒惰的性子,着实不能为已大任。”说完,便给李管家施礼,李管家忙上前搀扶,苦笑道:“小剑,不可,不可,庄子上的事就是我老李分内之事,定当全力为少庄主分忧。”两人又互相寒暄一番,见时辰不早了,就此散去。
才跨出门口,李小剑将杜安叫了回来,指着桌子上放的一包点心,笑道:“小四,这是刚才忘之送来的,这小子还算有孝心,去趟县城还知道带份点心回来孝敬师父。”杜安道:“这是他应该做的,若不是大师兄这些年的教导有方,以他顽劣的性子,那会知道尊师重教,师弟要代家姐谢过大师兄。”说着就要跪下,李小剑忙扶起他,说道:“你看你,又这样,自家兄弟何必见外。昏睡了几年,怎么变得越发婆妈了,把你原来的傲气都睡没了。”杜安听到大师兄李小剑责骂,像个犯错的孩子,神情沮丧,耷拉下脑袋。李小剑见自己哪壶不开提哪壶,赶紧对杜安道:“小四,师兄言过了,言过了,叫你去而复返,是因为这点心师兄无福享受,师兄这些年得了怪病,吃不得甜的,一吃就浑身发痒,和老三正好相反,老三是爱糖如命,我是见糖要命,呵呵,原本想给二叔,但他牙口不好,咬不动。老二只爱吃肉,这等素食甜品,他是不入法眼的,还是物归原主,留给你这个买主。”杜安见李小剑把点心给自己,说道:“大师兄,这是王顺一番心意,这样给我不好,你不吃可以分发给下人们。”李小剑解释道:“分给小人那不更不好了,让忘之知道,还怪我这个做师父的不领情,还是你拿回去吃,人不知鬼不觉,哈哈,多好!”终究胳膊拧不过大腿,杜安拿着大包的点心回去,但总觉得大师兄笑得很诡异很奸诈。
一夜无话。
次日清晨,日升月恒时分,王顺被杜安叫醒,随便梳洗后,被胡乱塞吃了些东西,便被杜安带上门口早已备好的马车,王顺见车上堆满绫罗绸缎,茶盐鲜果,以为又要去售货,揉着朦胧睡眼对杜安问道:“外舅呀,这是又要去县城吗?这次怎么不见二叔公和二师叔。”杜安笑道:“这不是卖的,而是要送的,我们现在去少林寺,去见一个大恩人。”王顺迷惑道:“见恩人,少林寺那有恩人?”杜安叫车夫驱马前行,对王顺微微一笑:“去了就知道了。”
一路上,王顺向杜安问起少林的起源,之前他缠住见识多广的三师叔吴静问过,但吴静是个武痴只知道少林的武功,也问过师父李小剑,但李小剑完全不知,二师叔朱烈憨厚话少,师公神龙见首不见尾,这两人自是不用去问了。杜安出生书香门第,自幼聪慧,博览群书,在“狠剑山庄”习武期间还中过秀才,庄上人有时称其为“杜秀才”,王顺这次算是问对人了。
杜安告诉王顺:“忘之,这少林寺因坐落于嵩山腹地少室山五乳峰下茂密丛林之中,故名‘少林寺’。南北朝时,北魏太和十九年孝文帝为了安置他所敬仰的天竺高僧跋陀尊者,在与都城洛阳相望的嵩山少室山北麓敕建而成,永平元年,天竺高僧勒拿摩提和菩提流支先后到少林寺开辟译场,在少林寺西台舍利塔设立翻经堂翻译经书。之后,慧光法师在少林寺弘扬《四分律》等师说,经多代发展,后世最终形成四分律宗。北魏孝明帝孝昌三年,释迦牟尼佛第二十八代门徒菩提达摩来到少林寺,他在跋陀开创的基础上,广集信徒,传授禅宗,东魏孝静帝天平三年传法于慧可,从此禅学在少林寺落迹流传。在南北朝佛教发展高峰期,北周武帝采纳还俗沙门卫元嵩删寺减僧的建议,在建德三年下令禁止佛教传流,史称北周武帝灭佛,少林寺毁坏严重。北周大象二年,北周静帝恢复少林寺,将其改名为陟岵寺。隋文帝崇佛,复改陟岵寺为少林寺,并赐给少林寺土地一百顷,再加上其他赏赐,少林寺成为拥有百顷良田和庞大寺产的大寺院。唐初,少林寺十三和尚因助唐有功,受到唐太宗的封赏,赐田千顷,水碾一具,并称少林僧人为僧兵,从此,少林寺名扬天下,被誉为天下第一名刹。唐末时少林寺拥有土地一万多亩,楼台殿阁五千余间,僧徒达千人。比我们山庄可是大多了,只是时逢天下大乱,少林部分屋舍被毁,孙徒流离,不负往日。现在天下初定,少林也慢慢恢复了昔日辉煌。”王顺听后对杜安的博学心生敬佩,想来以后要多读些书才好。王顺又向杜安问起少林寺的那位大恩人是谁,杜安笑而不语,还想故弄玄虚一番,可经不住王顺的死缠乱打,最后只得告诉王顺这次到少林寺见的人是当年给他娘杜平儿带路到“狠剑山庄”的空见和尚。
行了一个时辰,马车到了少林寺。
杜安和王顺两人下车,寺旁古木参天,松柏森森,四周一派幽静,气氛肃穆,好一个佛门圣地。庙门额“少林寺”三个赤金大字,赫然醒目。山门的八字墙东西两边对称立有两座石坊,东石坊外横额:“祖源谛本”四字,内横额“跋陀开创”;西石坊内横额:“大乘胜地”,外横额:“嵩少禅林”。山门的正门是一座面阔三间的单檐歇山顶建筑,它坐落在两米高的砖台上,左右配以硬山式侧门和八字墙。朱红的庙门却紧闭,地上落叶也无人打扫,完全不像想象中的香火鼎盛,门庭若市。杜安交代马夫稍候,自己同杜安去叫门,见庙门旁立着一块牌子“闭门谢客”。杜安未去理会,在门上拍打起来。“啪啪啪”几声后,门吱的一下开了,从门缝中探出一个小光头,是个和王顺年纪相仿的小和尚,眼睛红红的,像是哭过。王顺一眼认出他,原来这个小和尚就是日常王顺讲故事总爱刨根到底发问的那个,名叫清心。王顺叫道:“清心,快开门,我和我外舅来见大恩人了。”清心见来者是王顺,抵着门道:“王施主,今日寺内清修,闭门谢客,还是请回吧!”王顺还要去推门,被杜安一把拦住,杜安柔声对清心道:“清心小师父,劳烦进去同空归师父通报,说是‘狠剑山庄’的杜安和王顺特来求见罗汉堂空见师父,有劳了。”清心没有见过杜安,但听这人知道自己师父知客僧空归,来见的是罗汉堂的首座空见,况且昨晚‘狠剑山庄’的庄主‘双绝’老人也来了,便回道:“好吧,你们在门外等等,我进去通报。”啪的一声关上了门。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