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南下 (1 / 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章 南下 (1 / 2)
        半个月后,伤口已经拆线,赵旭觉得在这里待下去已经没什么意思了,决定找个地方重新开始。

        中国城市虽多,但是赵旭这个乡巴佬除了小时候在西安姑姑家度过半个暑假,在岛城上了几年学,其它大城市都只在电视上见过,对他影响最大的是上海。其实是因为一部电视剧《上海滩》,好吧,就到这个传说中的,充满传奇与浪漫的魔都走一遭。

        半个月没工作,给伤口换药,还要吃住,身上的钱已所剩无几。在火车站买了几个饼,几瓶水,再买一张去上海的硬座票,最后钱包里只剩一张毛爷爷。手伤还没完全好,拿不了太重的东西,把能穿的衣服尽量都穿在身上,行礼箱里带上几封老同学的信,还有没送出去的情书,扔掉名不符实的钱包,把毛爷爷塞进裤兜里,就这样登上了南下的火车。这里的人,这里的物,这里的回忆,都在火车的鸣笛声中渐渐远去。

        坐了近八百公里的火车,疲惫不堪的赵旭拖着行礼箱从地下通道钻出车站。天倒是挺好,阳光明媚,照在脸上暖洋洋的,就是楼太高太密集,压迫感很强,但很符合他心目中大城市的气质。人声,车声,行礼箱轮子的滚动声混在一起让人心烦意乱,这就是他将要面对的新世界。他暗下决心要收敛心性,在这里闯出一片天地。

        马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站在广场上彷徨四顾,赵旭却不知去向何方,心说:“大爷的,老子该往哪儿走?”他想用这种带有匪气的语言驱散在陌生环境中的焦虑与不安。

        漫无目的地围着火车站晃荡半天,买了份上海地图,坐在广场椅子上一边啃饼一边研究地图。浦东在黄浦江东边,对面是黄浦区,黄浦区西边是静安区,南面是徐汇,该去哪儿呢?身上就一百块钱,初来乍到,没有工作,晚上住哪儿?年轻人就是愣,没有一点计划就稀里糊涂来了,到地儿才开始挠头。纠结半天也拿不定主意,最后心一横,不管了,来都来了,先到处逛逛,熟悉熟悉环境,反正箱子里有饼有水,撑过今天再说。

        “浪奔,浪流,万里滔滔江水永不休”。一到上海脑子里就响起《上海滩》的旋律,那就先去黄浦江看看。乡巴佬没坐过地铁,光买票就颇费一番周折。售票机屏幕上的按键令人眼花缭乱,赵旭不知所措,研究好半天,后面排队的大妈看得着急,猜到他是第一次乘地铁,不会买票,热心地问:“小弟你到哪个站”?

        赵旭被突如其来的提问打断,一时想不起黄浦江那里是什么站,慌忙回答:“黄浦江”。大妈说没黄浦江这站,要先坐到南京东路再走过去,然后熟练地在屏幕上指点一通说:“把钞票放进去就可以了”。呵呵,原来上海人管钱叫钞票呀,他以前可从来没听人这么讲过,觉得特新鲜。

        赵旭谢过大妈,学着别人的做法检票上车,捧着地图从火车站坐1号线到人民广场。他有个习惯,喜欢徒步走走新到的地方,熟悉熟悉地形,本来应该在人民广场转二号线到南京东路站下车,但看看地图也就一站,所以提前在人民广场下车了。出站口在一个下沉式广场里,刚出来就听见有街头艺人在卖唱,但只闻其声不见其人。他拖着行李箱顺着台阶爬出广场,上面是个高出地面几米的公园,人气很旺,卖唱的艺人正在一棵树下弹吉它,旁边围了一圈人,时不时往吉它盒里丢几块零钱。赵旭穷困潦倒付不起费,不好意思白听,从旁边经过时撩了一眼就走。环顾四周,芳草绿地,碧树成荫,卵石铺道,小桥流水,如果不是流浪至此,他真想停下来欣赏欣赏这番江南美景。

        公园旁边有条大马路,路牌上蓝底白字写着“南京东路”,路对面一栋白色大楼吸引了他的目光,顶层是圆盘状的,圆盘上有一圈舷窗,避雷针看上去像天线,活脱脱一艘飞碟的样子,造形十分科幻。

        他曾想做个科学家,但是成绩不理想,进不了名校,只考上一所不知名的民办学校,而且还是专科,但他依然对科学充满兴趣,尤其对航天,这是他的本性,可以冲淡,却很难磨灭。即使从事的工作跟航天毫不沾边,也从没停止过这方面的思考。万有引力的本质是什么?中子在原子核中起什么作用?黑洞存不存在?飞碟为什么能无声无息停在空中?八年前在院子里看到的发光物真是外星人的飞船吗?此刻他还不知道,在上海他不仅能看到这个假飞碟,将来还能摸到一架实实在在的真飞碟,而且还乘它飞天登月,接触他梦寐以求的外星文明。

        虽然早下一站,可是却下得恰到好处,公园比地面要高,赵旭居高临下看见南京路步行街的入口就在人民广场斜对面,按照地图所示,南京东路地铁口就在步行街上,还算不错,蒙到地儿了。

        南京路上人潮涌动,商铺林立,银楼,珠宝店,电影院,巨型多媒体屏幕,百货大楼,名包名表,腊像馆,咖啡屋,游客,乞丐,流浪歌手,街头小贩,黄皮肤,黑皮肤,白皮肤,无论你多有个性,不出南京路就能找出几乎和你一模一样的复本。街上不乏穿着时髦打扮漂亮的女人,挽着老外胳膊喜笑颜开,他们之间是爱情吗?谁知道呢!

        时尚,自由,开放,包容,各种人员鱼龙混杂,各色商品琳琅满目,各式建筑鳞次栉比,气派,有底蕴,这就是赵旭眼前的上海——中国的魔都。

        依照地图所示,沿南京东路一直往东走就能到黄浦江。刚走几步,耳畔忽然传来一阵乐器声,寻声望去,一幢西洋建筑的二楼阳台上,有人头戴黑色宽边帽,身穿黑色燕尾服,打着领结,正在吹奏萨克斯,楼下已经挤满观众。悠扬的音乐配上古色古香的西洋建筑,顿时有了老上海的味道。赵旭手上有伤,拖着箱子走累了,索性停下来休息休息,听听音乐。他靠在街边商铺的石拱门上,边欣赏音乐,边想心事——以后混好了带父母来这儿看看这西洋景儿。待到曲终人散,又拖着箱子继续向黄浦江前进。

        越往江边走西洋建筑越多越密集,老上海的味道也就越浓。离江边很近了,已经能听见轮船的汽笛声了,到了。南京东路尽头豁然开朗,新上海的标志东方明珠高耸在江对岸,江上游船往来不息,汽笛声浑厚悠扬,与陆家嘴的摩天大楼交相辉映,好生气派。此处是老上海的印记——外滩。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