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章 魏相遇刺 (1 / 2)
公孙衍
陶邑城门处,魏相公孙衍走下车仗,向军士出示通关文牒。眼见城内不复往日繁荣盛况,这位不世出的大才不免唏嘘。数年来,他奔走列国以求合纵抗秦,虽早已看淡生死,但对于民生凋敝之事却仍是颇多感慨。而眼下首要之事,却是联合山东诸国叩关函谷。听闻宋康王正在陶邑征兵,一拍即合,故而他在出使齐、燕后,便即前来陶邑。
军士查看文牒后,领着公孙衍一行人前往陶邑府衙,原来外臣觐见需得事先通报州郡长官,再经由州郡长官秉明君王方能确认接见与否。
一路上,放眼陶邑民居、官舍之栉比鳞次,府衙建物之雕梁画栋,公孙衍心念:“人皆言天下富庶之地,首倡陶邑。今日一见,果真名不虚传。如此膏腴之地,难怪惹得列国君王觊觎。”
递交使节书券事毕,公孙衍一行便径往馆驿歇息。是夜,公孙衍独自趋步馆驿后的竹林,数年来但凡涉及烦心事,他总会深夜长考,此刻他所担心的正是齐国置身于伐秦之外会打乱自己的合纵大策。
曾任秦国大良造的他,很清楚秦国自商鞅变法以来的强盛,10多年前也正是他率领那支所向披靡的秦军大挫魏军,致使魏国痛失河西要塞,从而西境门户大开,沦为“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境地。事后,身为魏人的他常懊悔不已,自愧令母国遭此劫难,故而辞官离秦,鼓吹合纵,盼望扼秦于函谷关内,其蚕食中原的阴谋也便不攻自破。
夜色渐深,月影婆娑,正思量出神之际,公孙衍忽觉后脊一凉,但闻竹林丛中“窸窣”声起。待回头细看时,一道黑影煞时近身,手中长剑凛然间直抵咽喉要害。
公孙衍自负文武全才,又置身于馆驿之中,因而夜间出行并未穿戴甲胄。幸得他素习阵战,身法灵巧,眼见剑刃欺身,仓惶间竟腾挪闪过第一道攻势。只是鬓间一缕须发仍被剑锋所伤及,如飘零落叶摇摇坠地。
惊魂稍定之际,剑刃又是“騞然”刺来,招式之精妙实为世所罕见,怎奈公孙衍亦是步战好手,一击未成,反倒给了他喘息之机,接连闪过几道杀招。而此时,刺客眼见偷袭落空,心中也不由一怔,故而出招虽精,剑势却已不若之前那般凌厉,只得仗着手握利剑立于不败之地。
忽然,公孙衍后撤一步,抬手止住刺客攻势:“且慢!剑士剑法绝妙,公孙衍甘拜下风!”
刺客心道,此人步战如风,再斗下去,只恐自己也难伤他分毫,索性收剑回礼:“犀首过谦了!再过几招,小可恐怕就要败在阁下手下了!”
辨其声音,竟是稚气未脱,公孙衍暗自称奇,料想眼前刺客定是位俊朗不凡的少年,旋即还礼道:“不敢!不敢!只是不知,齐国既已回绝了函谷出兵,为何还派剑士行此死士之事?”原来,适才交锋之时,公孙衍早已看出了此人并非寻常甲士,出剑招式倒似齐国技击营中所养的死士,故而有此一问。
谁想,这刺客竟话锋一变,厉声质问道:“呸!谁与那齐国暴君有甚瓜葛!我且问你,既已达允燕国一道伐秦,何以又出使齐国?”
公孙衍这才醒悟,齐、燕为死敌,此遭合纵伐秦原是聚众壮胆,却疏忽了列国本就嫌隙互生,致使燕国怀疑他与齐国密谋,连忙解释道:“出使齐国,本为合纵讨伐暴秦,衍不过是例行公事!眼下齐国置身其外,作壁上观,来日定当率合纵之军前往讨教!”
“哼,阁下倒是打得好算盘,借他国之力解你魏国兵患!”刺客仍旧恶语相向。
“非也,虎狼之秦一日不灭,天下将永无安生之日!”公孙衍答道。
“非也非也,乱天下者正是如阁下这般妖媚于君王的名士,只是苦得黎民饱受战火!兼爱非攻,阁下好自为之!”说完,黑影纵身遁入竹林深处,无迹可寻。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