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十四章 师范学堂 (1 / 2)
编制各个学科的入门教材,首先遇到的一个难题就是,宋朝没有阿拉伯字母以及各种英文拉丁文罗马文的文字号,以及,文章所需要的标点符号。因此呢,张越先首先需要编制的入门教材就是《改变我们的书写习惯》。当然了,这本教材是与其他入门教材相配套进行学生的入门教育的。接下来,张越先搜肠刮肚,拼命回忆,熬了十几个不眠之夜,陆续编纂了《数学课程》、《物理课程》、《化学课程》、《地理课程》、《生物课程》、《经济原理》、《逻辑思维》《体育运动》等八种科目的教材。
一想到自己要亲自为那些孩子上课,张越先觉得头都要大了起来。但是,为了今后的发展,自己必须硬着头皮培养起一批能够担当教学任务的老师来。
在张越先埋头编纂教材的十几天时间里,赵鼎把向朝廷的奏疏递交了上去,很快,当今皇上就下诏准许康王在杭州府建立难童收留中心,为这些难童提供食物以及住所,并开办官方的难童教育中心,负责难童的教育任务。教育中心所需费用朝廷承担一部分,杭州府衙承担一部分,康王赵构的私人作坊承担一部分。
首批从北方收留的无家难童有二千八百五十六名,赵鼎的杭州府衙全部安置了下来。张越先在杭州郊区买了一大片地,建起了校舍,并给学校起名字叫做“国立杭州第一师范学堂”,在当地高薪聘请了二百五十名科举考试落第的读书人担任国语教学先生,并进行了一次国文摸底考试,把这将近三千名学生按照考试成绩分成六十个班,每个班级安排一名教书先生教授《四书五经》。而张越先把聘请的老师中比较年轻的集中起来,对他们进行《数学课程》、《物理课程》、《化学课程》、《地理课程》、《生物课程》、《经济原理》、《逻辑思维》《体育运动》等八种科目的教学培训,争取在较短时间内,让这些人学会这些科目。
对这些老师的培训,让张越先吃尽了苦头。这些老师的观念一时半会是转变不过来的,尤其是教授他们《改变我们的书写习惯》这个科目,里面的阿拉伯数字、各种外文符号以及书写习惯,给句子用标点符号断句,等等,进行这些教学时,简直让张越先经常处于一种烦躁暴怒的精神状态之下!
“慢慢会好的!!!慢慢会好的!!!”张越先常常压制自己内心的愤怒与烦躁,默默对自己说着,“慢慢会好的!!!”
赵鼎也在办理完公务后,带着衙门的一些官员来学校听张越先授课。大家对这些前所未闻的新知识表现出了很浓厚的兴趣,这一点,多少给张越先一些安慰,毕竟,这些官员的学习态度是极其诚恳的。
张越先咬着牙关,硬着头皮,夜以继日地传授着新知识新观念新思维。情况真的如他所料,慢慢地,整个师范学堂笼罩在一股奋发学习的狂热之中。
毕竟,那些多年苦读书的落第秀才们十分珍惜大宋亲王给他们提供的机会。张越先也是不时对他们进行灌输,只要你们大家学习好这些课程,并把这些新东西再传授给那些儿童,一旦那些儿童中有国家栋梁之材涌现,我这个大宋的王爷可以给你们打包票,你们一定有机会踏入仕途,升官发财,封妻荫子!
是啊,官本位的思想已经深入人心,不拿升官发财作为诱饵,这些执拗的读书人怎么可能沉下心来听他这个所谓的王爷讲授与历朝历代都格格不入的新东西呢。有几次,一些读书人忍不住想和张越先进行辩论,想对他教的所谓新知识进行一下抨击,但都被赵鼎以及张越先给制止下去了。
张越先告戒他们,他们现在的主要任务就是尽快学好所学的课程,至于里面有什么地方具有与祖宗制度不合的地方,等以后可以安下心来大家讨论,目前的任务就是:学习好,并把所学的东西传授给那些儿童!
这就是所谓的现实吧。
“我会发疯的!”张越先私下里对赵鼎抱怨着,“我不知道还能不能坚持下去,我真的不知道!”
赵鼎也说:“我也要发疯了!你所教授的东西实在是难以接受,但还是硬着头皮接受了!我老了,是不是老的家伙就不愿意接受新事物呢?”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