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红黄蓝线(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五章 红黄蓝线(下)
        “断了的线,该怎么连。。。。。。”

        我想上面的话应该是剪错线后所有阿Sir们的感叹吧。也许这句话也刚好是已经将自己的“红线”“剪”除缺口的直隶总督曾国藩内心的真实写照吧。

        当路过已经被烧得连渣都不剩的原法国**时,曾国藩好像预料到了什么,他让自己的“大警卫员”韩正国以最快速度赶去大沽码头,马上心领神会的韩正国领命绝尘而去。总督大人想做什么?灭火加救火,因为法国备用**恰好设在停泊在大沽海面上的路易·波拿巴号的舰长室!而此时,路易·波拿巴号上的大口径火炮正瞄准着不远处驻防的清国政府军、绿营、甚至越聚越多的津门百姓!

        “总督大人到!”

        率先赶到码头的韩正国瞅见远处的官轿后来不及再和叫嚷着“拼死一战”的带兵官们磨嘴皮子就奔出了大帐。不一会儿,所有的带兵官、部分士兵和津门百姓将官轿围了个水泄不通。面对着一众急于请战且头脑发热的官兵们(要是当年甲午年间能有这样的爱国热情就好了),曾国藩下了死命令:“任何人不得擅自向洋人寻衅滋事,违令者斩!”

        除了对曾国藩忠心耿耿的亲兵侍卫外,现在能够真正理解自己用意的恐怕也只有跟随自己多年的喻师爷和韩正国了。坚定着“和为贵”的谈判宗旨,曾国藩让韩正国和亲兵们稳住这些已经怒火中烧的兵士和百姓们,带着喻师爷走上了舷梯。

        “不愧是西洋第二水师。”这是曾国藩初登路易·波拿巴号时最由衷的感叹。不自觉地回头不远处几乎是纸糊的己方防御工事,曾国藩突然为在十年前决绝遣散“阿斯本舰队”的做法感到后悔;而此行的目标也不再是单纯地促成与法国人的“和谈”局面,一个更加宏大的清国水师建设计划已经在心中酝酿成型。只不过曾国藩没有料到的是,正是因为这次登舰之行结束后,自己的职位将被自己的学生取而代之,而自己的学生居然在未来的十几年内建成了堪称远东一流的铁甲舰队。

        可能是察觉出站在甲板上的卫队指挥官与舰长脸上表情有那么一点不自然,刚进入舰长指挥室的曾国藩没有过多地与法国人绕弯子,再次本着礼学大家的“本分严谨”和“有理有利有节”原则向法国人隆重推出自己的“曾氏套路”。

        让曾国藩没有想到的是,法国人将“浪”和“漫(慢)”的理念在谈判桌上体现地淋漓尽致。在花完差不多半个时辰(一个小时)泡咖啡——备点心——上咖啡的同时,法国舰长向曾国藩宣布了“我的地盘听我的”会议精神。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悲催的总督大人每次登舰后的常规日程就是喝着难以下咽的咖啡,苦逼地听着法兰西“苦主”一遍又一遍就津门事件大吐苦水:丰大业的尸体打捞事宜;**重建事宜;惩办祸首问题;赔偿问题;等等等等。。。。。。

        谈判持续进行了四天毫无结果,津门与北京之间的书信互动频繁,面对着透射出西太后威严的那份有关“不可对洋人示弱”的谕旨总原则,有着处理津门地面上大小民事与刑事案件的曾国藩第一次感到力不从心。谈判的第五天,当法国人向曾国藩下达“如不将天津知府、知县及其余闹事百姓明正典刑,舰队将于四十八小时之内进攻天津”的最后通牒时,这位封疆大吏从脱下了官衣,露出了因金陵战功被授予的象征着最高荣耀的黄马褂。还没等在场的所有人反应过来,曾国藩走出舰长室,登上了通往甲板的主舷梯。。。。。。接下来的一幕让所有人都震惊了:直隶总督曾国藩大人竟然冲破了甲板上卫队的阻拦径直走到舰首主炮正前方!

        “管带大人,既然贵国一定要让津门陷于涂炭,让我大清陷于战火的深渊中,那么就先一炮轰死老夫,权当为贵国领事丰大业大人抵命!”曾大人如此“时髦”的装束立刻引起了停泊在大沽海面各国军舰的注意,一时间军舰上的水兵一起涌上各自军舰甲板,有的着拿着望远镜;有的甚至直接利用各自军舰的舰首炮瞄准镜疯狂地“吃瓜围观”。这要是哪个没见过世面的一激动的话。。。。。。Duang!

        虽然“碰瓷儿”在咱现在社会并不是一个好字眼,但无奈之下的曾国藩放出的大招在不损“波棱盖儿”和“腰间盘”的前提下疯狂输出“爱国主义情怀”不仅把只会“嘲讽”加威胁的法国人镇住;同时也再次为他所深爱的大清国毅然决然地剪断了那根可能会加速战争爆发的“黄线”,说到此处,《我和我的祖国》主题曲了解一下呗~

        再次回到谈判桌上的法国人“办事效率”跟刷了小火箭一样蹭蹭地飙升。最后双方初步达成以下协议:一,首恶必办——将马宏亮、崔福生和侯瘸子等十六人就地正法;二,胁从重办——除被判死缓(斩监候)的四人外,其余参加租借地**烧的二十五人**;三,官员问责——津门知县刘杰、津门知府张光藻轻信谣言,在查无实据的前提下煽动无知百姓造成此动乱,清国政府务必从重从快处理;四,民事赔偿——赔偿法国八十万两白银、修复望海楼大教堂并重新建立法国使领馆。

        原本再想为朝廷和津门百姓们争取一些利益的曾国藩实在是力不从心了。当他被赶来的亲兵搀扶下舷梯后下令立即返回衙署,沿途不断躲避前来“请愿”的官兵、士绅、百姓和愤青(“文人误国”,有时候这句话还真是对的)们后到达衙署。当晚,一封奏折由津门发出,直送京城。。。。。。

        即将引爆的“津门炸弹”终究在即将走向彻底爆炸的那一刻停止了,大清国的“拆弹专家”果然出色的完成了任务。但曾国藩无论如何没有想到的是他将迎来一场场大清国内部对他的“狂轰滥炸”;而杀伤力和杀伤效果让自己人生中的最后几年都活在不甘心的愧疚、无奈与恨意中。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