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章 你找的就是我 (1 / 7)
大唐神龙元年五月十九日,广州码头。
一个身穿通肩式袈裟的天竺僧人,随着几个唐人,一脸疲倦的从刚刚靠岸的大船上走下。这僧人看上去四十来岁,身材高大。许是很久没有理发的缘故,卷曲的头发已经垂至肩头,身上连一个包袱也无。
这时,僧人身前一个同船归来的出海商人回身说道:“般剌密谛法师,你要找的法性寺就在城内西侧。过几日我要带全家去法性寺上香还愿,有缘再见了。”
被唤作“般剌密谛”的僧人礼貌的合掌低头表示谢意。
他抬起头向前望去,从眼前繁忙的码头一直到远处斑驳翠绿的城墙,这就是大唐的广州。
“终于到了!”般剌密谛喃喃自语着。随即缓缓的向城内走去。
广州城内的法性寺,自东晋建寺以来,至南北朝时因真谛法师而名声大振。
真谛和尚,梵名“波罗木陀”,天竺人。陈文帝天嘉三年,本想坐船回国的他,因海风变化,来到广州。次年,在法性寺翻译出了《大乘唯识论》(即《唯识二十论》)和《摄大乘论》等。陈文帝天嘉五年,又译讲了《俱舍论》。
后世最为出名的则是关于禅宗六祖惠能的事迹。高宗仪凤元年,法性寺住持印宗法师,开坛宣讲《涅槃经》,由此引发出了后世知名的“风动还是幡动”的故事。当时听完六祖惠能的解释之后,印宗法师随即走下法坛,纳头下拜,尊惠能为师。并请惠能在法性寺开坛传授禅法。
此时,一间僧寮外,十四岁的小沙弥道生作为侍者跪坐在门口。只见他嘴唇蠕动,似是在念着什么,却没有发出声音。
这禅房形制不大,最多可坐四人。此时一僧一俗对坐,吃茶攀谈。
这一年的正月,朝中一干重臣趁当今圣人(武则天)病重,谋划迎太子李显进宫,随即诛杀了跋扈一时的张易之、张昌宗兄弟,后世称“神龙革命“。张氏兄弟在朝中的一干党羽除被杀外,大多流放偏远蛮荒之地。
此时这禅房中的一俗,就是受此牵连而被贬钦州的原正谏大夫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前宰相房融。
屋内二人的对话,门外的道生听得十分清楚。只不过以他的年纪来说,很多话也听不明白。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