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贡舅舅如是说(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二章 贡舅舅如是说(2)——
        好了,我接着说你长春时期也就是伪满时期的尕舅舅——我所知道的一些情况吧——

        你尕舅舅对你巴吉玛说,他有个伙伴牺牲在山海关。那是他的同事也是他的上级,和你尕舅舅同年,好像比他还小几个月。姓李,叫李天矢,是当时的广东梅县客家人,是个印度尼西亚归国华侨。是由**后来的著名将领叶飞先生亲自介绍他回国参加抗战的。问题和麻烦就出在他的口音上。来长春(新京)之前他应该经过了严格的东北话训练。也就是说这是个不应该出现的纰漏——用我们专业术语讲叫低级错误。据我们所掌握的情报显示,那位李先生是让一个汉奸惹急了,一不小心脱口而出一句广东人常讲的粗话。那汉奸想把他第二次查到的一大笔金条扣留,如果折算成现大洋那可是相当有份量的老大一堆呀,实际上是相当于大约五千块现大洋的金条。就存放在李先生随身带的两个手提皮箱的箱底夹层里——那李先生能干吗,那笔钱应该是他的组织给的活动经费。伪满早期的金融业和国统区的金融业由于互相戒备而差别不小,带金条实在是迫不得已。可在当时“伪满”的经济开发建设又急需这样的硬通货。他的组织原来的安排是让他们俩在长春开一个高级点的餐饮业或文化类的店铺像什么书馆书店文具店什么的,没有硬通货开路,在当时的长春是开不成这类商铺的。日伪舆论监管机构对社会舆论、舆情的管理非常严格缜密。

        你尕舅舅和他当时所扮的角色差别很大,那位李先生装扮成一个来东北采购野山参的天津中药采购商。你尕舅舅扮成了一个从关内跑回来的流浪汉,基本是本色。九·一八之后离开东北,在外面混不下去了,想家了就又跑了回来——合情合理。

        这个设计,你尕舅舅是成功的,而那位李先生则是完全失败。因为他对东北野山参的行情、常识之类所知甚少,来东北之前又没把功课做足做细,经不起行家的仔细盘问。虽然他们手上都有所谓合法的手续,可一旦被盘问,就有极大的可能露馅。你尕舅舅不怕,而那位李先生想过这一关就有点难了。根本问题恰恰是出在很巧妙的盘问上。巧的是那个盘问李先生的汉奸是个经营东北中草药的行家之后,也姓李,名丰成;这位李天矢先生第一次被查没的100块现大洋与其采购野山参的实际需要差距太明显。其实,那位李先生手上还有另外一笔钱,但他不愿意主动交出来,他怕被扣下。就在这个盘问过程中,李先生的第二笔钱也被查到了。那个汉奸李丰成见这些金条差不多相当于五千多块银元,就故意惹恼了李先生——因为那个汉奸的耳朵非常灵敏,他发现李先生的东北口音中偶尔会流露出几乎难以识别的南方口音的痕迹,比如很少甚至完全没有儿化口音,平卷舌音、尖团字更是咬得不清不楚。这也是个规律,一般来说,用后学的方言说话,时间一长就会出现中枢神精疲惫,对语言的控制能力就会急速降低,而原有的习惯语言口音就有极大可能会情不自禁的自然流露出来。李天矢就上了他的当,一个致命的语音陷阱。那汉奸向他表示要扣留后来查出的这些金条时,准备没收时非常突然地说了句“咋?你不嘎嘶(嘎嘶,是东北俚语,是舍得之意。也有人认为这个词语和日本话或满(洲)族话在东北的传播有关,却没有得到有根有据的实证。不嘎嘶就是舍不得。)”

        从李天矢的面部表情反应上,那个汉奸判断,他没听懂这句东北老百姓比较常用的民间俗话类的俚语。如果你尕舅舅的伙伴就算真的没听懂,也不大要紧,装傻充愣也许可能蒙混过去。可这反反复复没完没了的盘问把他惹恼了,情急之中冒出一句广东人都会说的最粗俗、最常用的粗话:丢你老母!

        这下,让那汉奸就有了口实,当场就对其实施逮捕。

        那个汉奸也姓李,1947年被我们军统沈阳站逮捕之后,在山海关秘密审讯后被公开处决。除了**的李天矢,这家伙还欠着我们军统一大笔血债,那是两个级别很高的敌后潜伏特工,这两个特工的情报工作效率极高,尤其是有关关东军往关内调动的军事情报,这两位同事一个是福建人,一个是广西人,也是由于口音被这个李丰成抓住了把柄。

        另外,李天成不是被日本鬼子枪杀,而是他自己在避开逮捕跑路的时候从山海关的城墙上自坠而亡。响过几声枪声不假,可那几枪并没有击中李先生,我们研判,李先生也是为了保护你尕舅舅或者为了转移对方的注意力,才在迫不得已之际作出了那样绝决的抉择。

        还有一个情况我至今也没搞懂——就当时的情势来说,从关内入山海关相对是比较容易的,而从东北出山海关反倒麻烦不少。因为那时候伪“满洲国”的经济正处在一个强势上升的阶段,东北的日伪统治者需要更广泛引进其它地区主要是国统区的商业资源——尤其是金融资源。所以在山海关设置的查检关口不是那么严格的,尤其是对现金之类。除非是日伪方面已经得到相关情报,事先设伏,但这个可能性近乎于零。

        因为从已经发生的情况上分析,你尕舅舅在当时没有任何被怀疑的迹象。也丝毫没有他们俩被日伪情报机构追踪的情报显示。那个李姓汉奸的审问记录也证实了这一点。

        根据那李丰成的笔录,也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我们判断。你尕舅舅在和他同行的上级出事后,他不知道原定的联系人及备用的联络地点和暗号之类,也就失去了和长春方面继续取得联系的可能,他到长春之后也就和他的上级组织失去了联系,连落脚点都成了问题,这才选择了重新接触咱家的人,后来的一切都证明,他的选择虽然风险很大,但又的确是明智的。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证实了你尕舅舅对于恪守信仰的忠诚与对于职责的担当。

        我猜测,是你尕舅舅他们选择了通过走私通道进入东北。但他们二人并没有选择同行,而是计划分别进入东北。因为他们对自己身上所带的那笔钱财没有足够的信心。恰巧又不幸遇上那个李姓中草药行家出身的汉奸特工,此人心思缜密、观察细致,又擅长在细节中使用不露痕迹的对话套路,顺势将对方置于死地。

        这些情节都是我在对那个李丰成的审讯笔录上看到的,那个**坏蛋被捕时的职务是隶属关东军系统的伪满特情处三课的课长,副课长是个日本人,和所有伪满官方机构的体例差不多,说了算的副手基本都是日本人。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