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八章 巴吉玛这样说—— (1 / 2)
你尕舅舅回到长春的那天,应该是阴历丙子年腊八的第二天(我查过万年历,那一天是1937年1月21日),长春下大雪。咱老家那边叫刮大烟泡,吉林、黑龙江有不少地方都这么叫。北风刮得一嗷嗷叫,像是有成群结队的大小鬼儿一块堆儿连哭带嚎似的,小刀样的冷风一股针扎进去的凉气儿一样吱溜一下子就能钻进你浑身上下每一道骨头缝里,身上穿啥都没用,雪粒子打在脸上“沙沙”带响不说还生疼。
铺子临街的门是他“咣”一脚踹开的,人跟着就像个大号车轱辘一样翻着个儿就折进来了,连滚带爬的,还带着一溜北风烟儿雪,把我吓了一大跳。来不及细细端祥,只是觉得这人绝不会是生人。他抬起头来的时候,我一下子就瞧见了那一对小眍眍眼儿和老鹰嘴似的大肉鼻子。哈,是你尕舅舅。他甩下背着的大包袱,大口大口呼哧呼哧喘,有气无力地用沙哑的嗓子眼儿说话:叔叔,快给我弄些吃的喝的。说完他就原地躺倒放开了长条儿,仰趴叉朝天一动不动了,他脸上头发眉毛上都是雪霜毛毛,狗皮帽子沿儿下边还冒着丝丝缕缕的热乎气儿。火墙地炉子上正好有一壶滚花冒气儿的开水,我立马就倒了一大二碗,转身跑到门外,抓了几把雪放进去,试了试,不凉不热正好,就递给你尕舅舅,你尕舅舅接过来,一扬脖咚咚咚,一大碗水就底朝天了,他好像连抹抹嘴的力气都没有了。这光景我才看明白,这小子个头、骨架儿再加上身长、块头儿大了可不止大了一圈呢,真就像是座活脱脱的黑铁塔呀。
然后我就赶紧去给他张罗吃的。一大铜(读通)盆的白肉血肠炖酸菜——就是你额娘收在她柜子里的那个又老又旧的大铜盆,咱打牲乌拉街的人管铜盆不叫铜盆,叫“通盆”。我又格外加了一大勺猪油,那天你亲娘舅和你舅妈没回家吃晚饭,我就把剩下多半盆米饭全端了上来。
你尕舅舅干脆就在地炉子边上坐在木橙上,头不抬眼不睁狼吞虎咽唏哩呼噜就“开造”。
我忍不住插嘴:你不是说伪满时期在东北咱中国人吃大米饭是什么“经济犯”吗?
巴吉玛看看我,自语般说:那是1943年以后的事,伪满洲国也许是什么“新京市政府”发布了个什么“谷物管理法”,其实日本矬驴的本意是想把咱东北大米都弄回他日本国去,大概是小日本国内也没大米吃了——自那时起才有了那么档子苟事儿。再说,犯不犯“经济犯”也要看你的人缘和你是干啥的、咋吃的。偷吃是那么容易被发现的事?一是偷,二是吃,偷着吃下肚子里了,有那么容易被抓?这种事儿,在那时候的长春真就应了那句话:阎王爷好糊弄,小鬼儿难缠。那些伪警察和二鬼子(指那些主动协助日本人的朝鲜族人)才是最大的麻烦。
你亲娘舅在全市的中学教师中和一些普通市民中很有名望。那时候,在伪满洲国当教师虽说是个不咋起眼的行当,还是相当管用的,别的我不敢说,当时的社会风气,老师这职业还是很受尊重的,社会地位也比较高。黑白两道都不会轻意招惹他们。一般情况也没有人会故意和咱家过不去。再说咱家和邻里邻居们一直相处得都非常好,尤其是那些当地的老邻居。咱呢也一直就是自己个儿想吃啥就做啥,大米饭一顿也没少吃。一呢是咱家的邻里关系非常好,二呢是既然要偷着吃,那就要讲究怎么个偷法——淘米水要处理好,不能明着倒,淘米水里掺上点嘎码(当地俚语,在这里指乱七八糟的脏东西如垃圾之类),像什么泥呀土呀灶坑炕洞灰烟筒灰呀往里一掺和,让人看不出是淘过大米的水,煮米饭的香气也要好好散出去,咱东北大米是真叫香啊。比方煮大米饭咱家就用湿柴禾,烟大,再多加上点松油子多的半干松树枝儿,能把米饭的香味遮了个八、九成,别让邻居们闻到了为难,尤其是那些巡街的伪警察和二鬼子。大米也要藏好藏严实……至于咋把大米鼓捣加家,那就更是小鸡崽儿不撒尿,各有各的道了。咱家的大米呢多数都是从打牲乌拉街弄来的,和咱家铺子采购的山货一起弄来就不显山不露水进了咱家院里的小地窑了。
没一袋烟的功夫,我端上来的那一堆嚼谷儿(东北俚语,泛指吃食),就让你尕舅舅划拉个盆光锅底儿净,你尕舅舅看看空了的盆和锅,翻翻小眍眍眼盯着我看,舔嘴嘛嗒舌没吃够的架门儿——怕是这小子的大肠头还闲着小半截呢。急急忙忙我又从咱家门边的大瓦缸里掏出十多个冻得梆梆硬的苏子叶干粮(东北特有的民间吃食),又捞了点酱咸萝卜条和辣白菜,在地炉子上烤苏子叶干粮,你尕舅舅不错眼珠地看着我和我手里的嚼谷儿,不等我烤到热透了你尕舅舅就抢过去三几口就嘛哒进肚儿了。那小子,眨眨眼就把多半锅米饭再加多半盆炖酸菜和十好几个苏子叶干粮打扫得——那叫一干净利索。这会儿你尕舅舅才抹抹嘴,胡撸胡撸肚子,打了个响亮的饱嗝,冒出一句,**香香香香啊。可算把我填得肠儿满肚儿圆了。
二十郎当岁正是吃的好岁数嘛,我怕他撑着,就问他:再来点?有的是,吃的咱家不缺。
你尕舅舅眯起小眍眍眼笑了:我都整整三天三夜水米没沾牙了。明天叔叔再好好犒劳犒劳我这受了大屈的九转十八弯的大小肠头头头头头儿吧。
你额娘听见这边有动静就跑了进来,在一边傻傻地看着,好一会才怯怯地问:你是我细米儿刺(刺在此读拉第四声)哥哥么?
当时的额娘已经是十二、三岁的半大姑娘了,可她那小女孩儿似的童心却还是那样。
你尕舅舅笑了,哈哈的。笑了好一会才点着头说,是,我是你细米儿刺哥哥哥哥哥哥,我可是头一次看到你这小丫头片子还会脸红害害害害臊。
你是回来娶我的么?我可就要长大了。你看看,我是不是老漂亮老漂亮呀?等我再长长肯定会比现在更漂亮。
你尕舅舅假装没听见,我这才问他:怎么回来了?
他摇摇头:没法子。逃难的日子可不好混哪。一进关里哪儿哪儿都是咱东北逃难的人,想来想去还是回这儿混口饭吃容易些。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