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六章 巴吉玛如是说——
你贡舅舅在1937年的阴历六月的夏景天吧,也就是入伏前后的那几天——我和他巧遇的。天挺热,我去吉野町,好像就是现在长春市长江街那一带,给一位开日式鱼馆的宽城子老主顾送早上在打牲鸟拉街刚起网的新鲜鱼,主要是鲟鳇和虫虫(重唇)还有鳜鱼。巳时末(上午十一点左右)鱼货一到,我就送过来。
吉野町是日本人在长春(新京)市区居住最集中的地方。和咱当时居住的町室还不太一样,町室这地方住的几乎都是南满铁路的中、下层职工,收入和生活水平要比吉野町那边多为**官员和高级知识分子或富商居多的地方差了不少。日本人都喜欢吃鱼尤其是海鱼,可长春离海那么远,再加上那时候的交通又远远不如现在方便,慢慢的咱东北江河湖泊里的淡水鱼日本人也就接受了。至于是不是还吃生鱼片,巴吉玛说,他从来也不进日本人的馆子,也从来没有和日本人一起吃过饭,所以他不知道。但是他说,咱东北的冷淡水细鳞鱼日本人还是很爱吃的。
巴吉玛说他仔细看过他从日本人经常去吃鱼货的饭馆里倒出来的垃圾,让他大开眼界的是日本人用餐后扔掉的鱼骨,头尾各部分都非常完整,剔的干干净净——连每根鱼骨鱼刺和鱼头都利索极了,如同精心制作的鱼骨架标本。
巴吉玛那天还骑了辆五成新的踏车闸德国产自行车,车后座一边安了一个大号柳条筐,巴吉玛边说边比划。鲜鱼就齐齐整整码放在大柳条筐里,每摆一层鱼就垫上几根硬细柳条,让鱼和鱼之间能透气,最上面再盖上几片新鲜的大片荷叶,就是我的巴吉玛运送鲜鱼的全套装备。
“回来的路上,就在离刚刚被拆除不久的老日本桥位置不远的地方猛然出现了一个我一眼就能认准的背影——就在离我三几步远的地场(方)。那个背影我太熟悉了,可我又真以为是自己眼花了,就又定定神,仔仔细细看了看。我非常确定,我没看错,就是你贡舅舅。他的步态、体形、个头,整个人走路那浪巴丢儿的架门儿,我是绝对不会认错的。他穿了一条质地非常好的浅灰色西裤,配了一件白色西装上衣,里面是白衬衫,脚上还是穿着那种三节头的皮鞋,黑白棕三色(读“骰”)的。我没敢冒冒失失和他打招呼,就把自行车停在一家理发店的门口,悄悄跟着他。一边跟着他,我一边在心里犯嘀咕,这小子什么时候回来的?怎么也不到家看看,遇到了还不和咱打个招呼?这小子是真没看见还是他有他自己的为难之处或者迫不得已……
“没跟几步,他好像就感觉到了,很突然就加快了脚步。开始七拐八拐的故意绕圈子。我可是在深山老林子里跟山猫儿野兽的踪儿都跟不丢的主儿,就凭他哪儿能说甩就把我给甩了呢?
“绕活了一阵,他好像明白了或者也许是感觉是我,也想起来我的本事了,就不绕了,放慢脚步,显得很悠闲自在。到了一家名叫什么什么株式会社的浅灰色工字小楼门前,他再次放慢了脚步。有意思的是他居然连头也没回,一直都没回头看过我一眼,就把他的右手放在右裤兜那个位置,大姆哥挂在裤兜上,手心缓缓张开,朝后轻轻摆了三下——他好像已经知道了我是哪个,我明白了,那是让我离开,别跟着他,更不要和他打招呼。
“我当时就一个劲地猜,想猜出这究竟是为什么。其实我真是多余了。不用人脑子想,用猪脑子也能想明白么。孩子不想和咱相认,那就一定是孩子有他自己的道理或难处。
“唉,可我怎么能想到那就是我和他最后一次见面的机会呀?!”
巴吉玛每每说到这儿,都懊恼不已。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