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辽东小县HR城西——六河镇 (5 / 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七章 辽东小县HR城西——六河镇 (5 / 5)
        董镇长再次拍板:柯家大叔继续干护林员。

        这是听董镇长小舅子在我上小学五年级的时候亲口讲给我听的。

        巴吉玛当上护林员后,干得极认真。他每天寅时一定出家门,不管阴晴雨雪就带上一点干粮和咸菜加一个大号的茶水瓶,烟袋和火放在进山路口紧挨着“捞道”——也就是山民打柴禾专用运柴禾道的一棵柳树的树叉子上再盖上块月牙形的鹅卵石头下面。

        1996年贡舅舅回来探亲我曾带着他去那里看过,我们惊奇地发现那块鹅卵石的两头已经长进了树干,那些盖着的东西却不见了。镇上的人曾经告诉我说,你巴吉玛的那些物件一直也没谁动过,大家伙经过那就能想起你家观老爷子。

        据镇上人说,我巴吉玛看林子的时候,有两绝。一绝是从来没有谁敢把烟和火柴带上山;二是没有镇民政助理亲手批的条子任是谁也不能进山打柴。

        小镇上有个菜农叫李棉花,比我巴吉玛还大几岁,据传言,这老人当过土匪,也干过八路,也不知真假。他在那时已经不能干什么体力活了,也就能打个更看个堆什么的。上山打柴对他来说是个艰难无比的事,我巴吉玛就每天给他带一捆杂毛柴放到他的小院门前。后来他儿子从韩国回来祭拜他时还特意和镇政府打了招呼,说是要去山上把我巴吉玛放在树叉上的烟袋锅和烟口袋、打火镰拿走,要让他的后代子孙永远记住这个普通老人给他父亲的恩典。

        董福九是1990年春天因病故去的。得知这个噩耗,两位巴吉玛都非常痛心。他们俩商量来商量去,决定依照电影电视剧中的样子为董福久设计全套东北四野的军装和一顶冬季狗皮军帽,连贴身小褡裢也依样仿制。董福九的老婆手捧衣帽当场就放声痛哭。出殡那天,董九福的三个儿女和一群子侄们成了十好几个身着四野老式新军装的战士。不同的是左胳膊上戴着醒目的黑纱。

        董九福入殓的时候,董九福的老婆久久注视着我的俩巴吉玛,她手拿着两顶狗皮军帽,一顶崭新,一顶破旧不堪,黄白两色的毛数都数得过来。贡家巴吉玛看看我家巴吉玛,然后指了指那顶已经没了几根毛的旧军帽。董福九老婆一副不解的眼神,看看自己手上的这个又看看那个。显然她弄不清楚该给她当家的戴哪顶。

        巴吉玛着急了,他快步上前,一把夺过旧军帽示意她给董福九戴这个,等戴好了,他过去把那顶崭新的狗皮军帽庄重地放在董九福的右耳旁。还仔细整理了一番。

        董福九的大儿子叫董四野,二儿子叫董塔山,最小的是女儿取名董四平,塔山阻击战和四平保卫战是我军军事教科书中经典的存在。由此可见董九福的四野情结有多厉害。

        动荡年代,这小兄妹三人曾经奉董福九之命率一众叔伯兄弟,专门护卫我家和贡家,怕有人骚扰,当然这是基于董福九作为一名优秀的基层干部、党员的良知和正义感。

        我本人这几十年平平淡淡。一九六一年我考上了县一中,后来考进了抚顺一所机械技工中专,学了一个半学年,这所学校很突然就下马了,这种情况在当年不是什么新鲜事。我们这批学生被提前分配。我很幸运,被分到了沈阳一家非常著名的军工大厂。可这不是我要说的重点。还是往下说我原本想要说的故事吧——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