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二章:常乐的推测 (2 / 4)
知梧州赵时学一针见血地指出:“重庆亦重地,可以上接利、阆,下应归、峡。”右正言刘晋之也附议:“蜀祸五六年间,历三四制臣,无地屯驻,独彭大雅城渝,为蜀根本,不然,蜀事去矣。今宜于重庆立阃(kǔn),庶可运掉诸戍。愿早定至计,料简边臣,俾往经理,则蜀可为也。”
与成都相比,重庆有大巴山、巫山、武陵山和大娄山环绕四周,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同时,境内有长江、嘉陵江、乌江、涪江等河流,便于发挥南宋水师作战、调动和运输的作用,可以说,山形和水势等优点相互叠加,重庆的防守优势尤为重要。
重庆派的意见相当有远见。当地立足川南,屏障荆襄,控扼长江,抵消了蒙军的攻势,可保东南无虞。现实的发展,印证了重庆派的独到见解。经过南宋的数十年经营,奠定了重庆的大致格局,一直延续至今。
南宋确定了防线位置,接下来应该确定镇蜀人选了。宋理宗选择了在两淮屡建奇功的余玠,命他任四川安抚制置使兼知重庆府。
余玠临行前,宋理宗特诏:“余玠任责全蜀,应军行调度,权许便宜施行。”同时,还指出:“当为四蜀经久之谋,勿为一时支吾之计。”宋理宗这番话,既表达了对余玠的信任,又对四川防务寄予厚望。
余玠到任后,兴农垦,明赏罚,整军旅,招贤能,受到了川蜀地区民众的欢迎。宋将冉琎、冉璞兄弟向余玠建议:“蜀口形势之地莫若钓鱼山,请徙诸此,若任得其人,积粟以守之,贯于十万师远矣,巴蜀不足守也。”余玠力排众议,支持冉氏兄弟在钓鱼山筑城。
余玠还结合四川特殊的地理形势,以重庆为核心,“凡地险势胜,尽起而筑之”,先后加固和修建了青居、大获、云顶等十余座山城。各个山城既能进行防御,又能对外支援,山城之间“通蜀声势,北兵不敢犯”,形成了支撑点、防线和战略纵深相结合的防御体系,“宋兵屯两川,堡栅相望,矢石交击”,起到了渝夔藩篱、全蜀屏障的作用。
根据这些记载,当时寺里头的人害怕战争来袭,就把这批东西连同铜器一起埋了,不过后来他们也没有活下来。”常乐这么一通引经据典地说出来着实把江南江北两兄弟惊着了,看着常乐的眼神都不一样了。
常乐喝了几大口水,看着二人说道:
“家里头藏书多,小时候也没有人玩,我就一个人看。”
常乐说到这儿,眼神里头仍然有着悲痛,不过这几天已经是很好了。
两人都是微微点点头。
“老哥,你那个宁波的饮料厂弄好了没有?”
“哪有那么快?不过这手续倒是下来了,就差建成了。”江南说道。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