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七章莲花小世界 (1 / 4)
海底洞天,推背山上,拂晓时分。
袁淳风、李天罡、慧秀大师、老夫子孙良、永义公李道澄。
五人坐而论道,从午夜持续到黎明。
李道澄滔滔不绝的论述,尤其是杂合学说的横空出世,确实语出惊人,即使用石破天惊来譬喻都不为过。
在推背山悬崖上,李道澄关于推背山三字的论述,就让袁淳风大为叹服,三个字,横撇竖钩而已,其中或许有一些剑意端倪,不足为奇。笔走龙蛇,宛如剑锋流转,从字形中参悟剑意,算不上有多么高明。从剑意联想到拳意,也是顺理成章,出拳出剑,外行看的是招式,内行看的是神意,在高手眼里,出拳就是出剑。
但是,从横撇竖钩中,李道澄能够参悟为人处世的大道,这确实让袁淳风始料不及,一个年轻后生,举一反三的思维能力,让人咂舌。圣人有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李道澄这种由一到三的参悟能力,假以时日,就能从三生到万物,登天大道近在咫尺。
慧秀大师和老夫子孙良,只当李道澄是李天罡的关门弟子。李天罡的本事,两人是晓得的,比起袁淳风来,还是道法逊色不少。李道澄年纪不大,即使破境,也不过是武道第五境,五年破三境,虽然可喜可贺,这样的青年才俊并不多见。可是,对于那些天纵奇才来说,三年破三境,甚至一年破三境,都是寻常事。
慧秀大师和老夫子孙良,听到袁淳风在时空铜镜里呼叫他们快速来推背山论道,以为是袁淳风邀请到什么圣贤。到了推背山,两人只见一个后生在侃侃而谈,颇为失望。中途,李天罡介绍李道澄是永义岛的岛主,两人这才对李道澄有点刮目相看。永义岛虽说是个小海岛,可是有二百多万百姓,能够治理这么多的百姓,也不是寻常之辈。
再说,永义岛的治理是井井有条,军纪严明,百姓安居乐业,商贸繁华,这种治国安邦的能力,不容小觑。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窥一斑而知全豹,处一隅而观全局。慧秀大师和老夫子孙良,都是世外高人,
他们见微知著,从永义岛推衍到逍遥大洲,依稀看到了一种崭新的天下秩序,不管怎样,那样的世道值得期待。
坐而论道后期,李道澄和盘托出自己的杂合学说,此时,慧秀大师和老夫子孙良,这才意识到,这个后生的未来不可限量,将来有望开宗立派,甚至超凡入圣。此外,这个后生不但能够坐而论道,还能够起而行之,能够发现问题,还能解决问题,这是圣人的潜质。
“袁前辈,我刚才阴神远游俯瞰这三千里山河,只见各处正在大兴土木,建造城镇屋舍,袁前辈是不是有什么大的谋划?”
“道澄,我确实是有大的规划,春秋洞天幅员辽阔,可以接纳数千万的难民。春秋洞天劳力不足,即使日夜不休,也是进展缓慢。”
“袁前辈,永义岛专门有修筑城镇屋舍的工匠,大约有十万人。永义军现在有二十万士卒,也可以参与建设。如果春秋洞天能够搬迁至永义岛附近,我们永义岛可以协助袁前辈加快进度。”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