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推背山论道(三) (1 / 9)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六章推背山论道(三) (1 / 9)
        海底洞天,推背山上。

        袁淳风、李天罡、慧秀大师、老夫子孙良、李道澄,继续坐而论道。

        老夫子孙良,沉思良久,提出一个问题,颇有难度。

        “道澄,诸子百家的学问,你觉得如何运用,才能更好地造福苍生?”

        李道澄,对于这个问题,已经有过深度思考。

        永义岛,百姓二百多万,人口不算多,但是对于一个小海岛,其人口密度,已经超过逍遥大洲上一些中等王朝的京都。

        如何治理好永义岛?如何让百姓安居乐业?

        李道澄,经常夜不能寐,挑灯夜读,试图从诸子百家中寻找答案,并且经过实践,已经有了一套相对成熟的安邦治国学说。

        “各位前辈,我在治理永义岛时,就已经清楚认识到,诸子百家各有所长,但是弊端也不少,任何一家学说,都不能单独用来治国理政。

        综合权衡诸子百家的长处和弊端,我草创出一个杂合学说,并已经初步运用到永义岛的治理上,个人感觉还是颇有成效。

        不过,我草创的这个杂合学说,是否放之四海而皆准,我不得而知。”

        老夫子孙良,归隐山林,潜心探究诸子百家的学问。

        如何融合各家之长,找到一种行之有效的济世学说,既可修身齐家,又能治国平天下,是老夫子孙良孜孜追求的目标。

        儒家学说,修身齐家尚可,治国平天下,很难。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